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从量大管饱到精雕细琢电影四减时代来了(5)

从量大管饱到精雕细琢电影四减时代来了(5)

发布: 2025-09-10 11:30:01来源: 剧透宝

  中国电影银幕从稀缺到过剩的10多年,本质是粗放扩张与内容生态脱节的结果。中国电影必须从单一票房(银幕)依赖转向多元化商业生态的构建。当下,比银幕扩张更为重要、更有意义的一是向内容提质要效益,着力影像内容、形式、技术的多重掘进;二是合理且有计划地推进高端格式银幕和高端影厅建设,以不可替代的优势特色,吸引更多观众心悦诚服地走进影院;三是用分账改革或多元化经营来破局,让影院生存获得更坚实的基础;四是更加重视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知识产权的效益,延长电影产业链,释放IP的长尾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以上诸方面在近年的电影生产实践中都得到了较好地推进。且不说内容为王、技术赋能,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产业的总体指导方针,高端影厅和高端格式银幕建设已开花结果,分账改革和多元化经营正逐步推进,就连过往最为薄弱的衍生产品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据介绍,《哪吒之魔童闹海》爆款后,品牌授权数量超过20个,IP衍生品销售金额在短短一个季度内突破100亿元。与此同时,“饺子导演控股的霍尔果斯可可动画已经登记了490多件作品的著作权”“光线影业则申请注册了2200多件商标”。这些专利和商标涵盖了影视、玩具、服装、食品等各个领域,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加速发展开通了一条新路,也为影院消费场景的开拓和完形创造了条件——如果考虑到目前衍生产品收入不到我国电影总收入的10%,而好莱坞占比约70%,这条路径其实是很宽广的。

  总之,深化中国电影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减数量、减资金、减片长、减银幕,减的是浮躁与泡沫,增的是专注与精心;减的是外形和水分,增的是内质和底基。减法背后,是改革深化和需求端发力的加法。它是中国电影从追求外在规模转向内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是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挑战的一种主动修为,意味着中国电影将告别已经落伍的增长模式,在新的基点和维度上重建竞争力,在建设电影强国的征程上迈出坚定而又坚实的步伐。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原标题:【从量大管饱到精雕细琢电影四减时代来了(5)
内容摘要:中国电影银幕从稀缺到过剩的10多年,本质是粗放扩张与内容生态脱节的结果。中国电影必须从单一票房(银幕)依赖转向多元化商业生态的构建。当下,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3418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