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从量大管饱到精雕细琢电影四减时代来了(4)

从量大管饱到精雕细琢电影四减时代来了(4)

发布: 2025-09-10 11:30:01来源: 剧透宝

  电影银幕的数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2009年我国只有4723块银幕(影院1687家),21世纪最初的10年以后,这种状况迅速得到了改变,到2018年已发展至60079块(影院9965家),跃居世界第一(同时IMAX厅、杜比影厅(含环绕立体声技术)以及专用巨屏也迅速普及扩张,以清晰的画质带给人们更大的沉浸感)。而到2024年,银幕总数更增长到90968块(影院总数达到约1.3万家)。从2009-2024年十多年间,银幕数累计增长约54倍,远远超过其他国别市场。但是新的问题接踵而来,由于银幕扩张的速度过快,优秀内容却供给不足,导致影院经营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单块银幕收入下滑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据统计,2024年每块单银幕的平均年收入只有近60万元,单影院日均收益约9450元,场均收益不足300元。这种状态显然是难以维系的。因此,适度减少低效银幕,摆脱行业无序竞争,从银幕数量的粗放扩张转向影院精细化运营,这场由市场倒逼的变革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我国2009-2024年电影银幕变化统计

  可能会有人提出,“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曾明确提出:到2025年银幕总数超过10万块,现在规划目标尚未完全达到,就提出“适度减少”,是否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对此,我认为有两点必须明晰:一是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是2021年11月发布的,当时我们对三年疫情对电影业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其他新媒体娱乐形式的急剧发展及其对电影产业的冲击也不甚了了。现在的情况是,随着社会文化娱乐大环境的变化和年轻主体观众的分流,进影院看电影的人数大幅减少了,中国电影银幕已从稀缺进入了相对过剩的阶段,再恪守原来的指标于事无补,因为无效益的银幕繁荣是没有意义的,还可能拖了产业健康发展的后腿。有人老是拿中国的情况与北美比较,认为我国的人均银幕数还不到全美的一半,这种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的简单比较实际意义也是不大的。二是发展规划的本来目的,是为了推动结构分布更加合理,市场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以及电影消费模式创新升级,电影综合收入稳步提高。为了使这些真正的目标落到实处,需要及时对一些具体指标系数进行动态调整,特别是在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已经持续减少的语境下,再要求银幕数量继续攀高,为完成指标而完成指标,就纯粹是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了。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原标题:【从量大管饱到精雕细琢电影四减时代来了(4)
内容摘要:电影银幕的数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2009年我国只有4723块银幕(影院1687家),21世纪最初的10年以后,这种状况迅速得到了改变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3418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