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戏剧瞬间”,指的是在演出过程中,跳出对视觉逼真度的机械复制,通过戏剧独有的假定性艺术手段,在特定时刻激活观众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使其为之兴奋、为之动情。 电影与戏剧语言各有优势,电影长于技术与视听呈现,戏剧的核心是演员的台词与肢体表达。在电影院里,观众期待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与细节还原,而在剧场中,观众更愿意看到演员借助自己的身体和非常简单的道具,也许只是一条绳子、几个箱子、几把椅子,演绎出世间的万事万物。 近年来,中国戏剧人围绕创造这种独特的“戏剧瞬间”,进行了不少有意思的探索与尝试。有的作品通过切分舞台空间、交替叙事,实现原本需要镜头组接完成的叙事节奏;有的作品则对特写、远景、推拉等镜头语言进行创造性转化。去年黄盈导演了经典电影改编的话剧《乌鸦与麻雀》,电影原作讲述上海解放前夕,一座石库门老房里底层房客与官僚斗争的故事。舞台复刻了电影中的建筑,通过对空间的拆分和重组,让观众席与舞台形成类似电影观众与镜头之间的关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鹿鼎记》(2009年首演版),以移动的城墙道具模拟主角在紫禁城中奔跑的镜头拼接;在擒拿鳌拜的段落里,剧透宝(www.jutoubao.com)消息,黑衣人托举演员从不同角度冲向观众席,引导观众想象韦小宝、康熙和鳌拜在打斗中的腾空、慢镜头和特写的画面效果。 黄盈还导演了另一部经典电影改编的话剧《十字街头》。电影原作有一条叙事线索,是男主角隔壁新搬来一位女房客,两人因为生活习惯差异产生矛盾,相互朝对方的房间扔纸团。原作通过多个镜头剪辑呈现这一场景,而舞台延续了“一墙之隔”的喜剧设计,两位演员背对观众分立两侧,面向同一侧象征墙板的方向扔纸团,在舞台上以类似电影剪辑的思维,让观众靠想象拼凑出完整的场景。 电影工业技术发展固然领先于各个艺术门类走在前沿,但舞台艺术凭借现场创造,能够为观众留下同样深刻的情感共鸣与记忆烙印。对于一些经典电影的改编,即使在叙事层面不做大的改动,也能通过舞台独有的手段制造亮点:龙马社改编的《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安迪手中的蝴蝶通过技术辅助飞向观众席时引发惊呼;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Live)推出的改编自同名经典电影的舞台剧《奇爱博士》,将库布里克式的剪辑节奏进行转化,通过演员加速的台词、夸张的肢体,以及刻意制造角色反应与事件的不同步,以独特的喜剧表演节奏强化了原作的荒诞感和讽刺意味。 商业诱惑与美学创新博弈 电影与戏剧的相互改编,还涉及如何处理通俗与高雅艺术定位的问题。电影虽有商业片和艺术片的类型之分,但在现实中商业与艺术的界限是具有弹性的。将电影改编为舞台作品时,电影的商业属性不可避免地会对戏剧形成诱惑,产生影响。 成熟电影IP的商业诱惑不言而喻,较低的内容风险、数量可观的潜在观众群,都是创作者的底气。如何将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电影佳作,改编为不失艺术性又能取得良好市场表现的舞台艺术作品,考验的是戏剧创作者对电影原作的解析能力。然而,若一味追逐IP、忽视戏剧本体,甚至为快速吸引目标受众而生硬复刻、堆砌原作精彩片段,甚至做出“媚粉”之举,牺牲的自然是作品质量。 |
原标题:【将电影题材和内容“拿来” 戏剧别丢了绝招(2)】 内容摘要:所谓戏剧瞬间,指的是在演出过程中,跳出对视觉逼真度的机械复制,通过戏剧独有的假定性艺术手段,在特定时刻激活观众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使其为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732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