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伴随媒介转换,影像比文字更直观、传播也更广,相应对剧集的叙事伦理要求也更严,传播的约束门槛更高,由此要求剧集续创在保留原作“文学性”的同时,还要对原作进行局部删改或调整。如《人世间》原作周秉义病逝后,郝冬梅很快改嫁,在剧中改编为秉义病重、冬梅与秉义故地重游、彼此搀扶走在当年约会的索架桥上,这种情节改编不仅令人百感交集,也带有一定的文化伦理考量。 最后,相较于纸媒文学严肃、深刻的叙事立场,网文则不乏亚文化特色,剧集在改编中都要进行相应调整,以整合为大众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使剧集续创总体趋向温暖,“调亮”人物的精神底色。如《风吹半夏》剧名的清新明快改变了网文《不得往生》伴随的因果报应的消极色彩,凸显了民营企业家许半夏的顽强坚韧,让人物形象更加正面,作品的价值立场也更带有理想主义倾向。当然,“调亮”也需要把握分寸。一些作品存在调节“过亮”的问题,也会因此丧失了原作的思想性。 总之,改编需要兼顾媒介转换伴随的叙事与传播约束,但不应以媒介差异来随意删压小说独特的“文学性”,否则很容易被观众诟病为“化精彩为平庸”,甚至“化神奇为腐朽”。 以文学为母本打造融汇作者意识的独特镜像 剧集改编创作史,始终伴随着改编观念的嬗变,从“忠实于原著”的“忠实论”改编原则到逐渐向发挥电视剧视听优势的“创造论”改编原则偏移,显示出改编剧集与原作之间日益摆脱依附性的从属关系、剧集续创不断获得主体性地位的观念变化。同时,经由市场消费性、观众优先性被高度重视的网文改编的大力推动,剧集续创已然一步步冲破曾经的“忠实于原著”的改编观念束缚,确立起“以我为主”的开放改编理念。 改编理念的艺术自觉也同新时代剧集高质量发展如影随形、相伴相生,并互为因果,其间为人们所熟悉的,电视剧网络剧精品化追求、叙事艺术大幅提升、创制水准跃迁式优化、表演水平整体提高……构建起全面升级的艺术生态。其中人物群像塑造艺术、时空叙事艺术、地域美学、表演美学、视听美学均十分亮眼。以地域美学为例,从年代剧《小巷人家》品江南苏州韵味;《沉默的真相》《风犬少年的天空》让观众感受阴郁湿冷与温暖烟火气的重庆两面……这种美学特质涵容了地理空间/环境/场景、人物方言、生活习惯、美食、服饰、表演、非遗等不同方面。地域美学渗透进情节设置、环境特色、场景氛围与意象意境,并形塑着人物的情绪、情感与心理。 在《繁花》《北上》《我的阿勒泰》等为代表的优秀改编剧集中,鲜明体现了“以我为主”的“续创”自主性,也与母本文学形成了一种“似同实异”的镜像互文关系,反映了创作者不同的审美观照重心与文化关切,表现出传媒艺术生态中大众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复杂关系,暗合着观众与读者、视听与文字同中有异的审美心理图式与期待心理。同名改编剧集虽沿用了原作的部分人物与故事线索,但又像是一个新作品、新创造,叙事结构、人物、表现重心、精神蕴涵都有较大改变和调整,借助视听优长增添了新的艺术特质。 |
原标题:【新时代剧集改编:有“大法”而无“定法”(2)】 内容摘要:再次,伴随媒介转换,影像比文字更直观、传播也更广,相应对剧集的叙事伦理要求也更严,传播的约束门槛更高,由此要求剧集续创在保留原作文学性的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6846.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