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3)

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3)

发布: 2025-07-04 02:20:01来源: 互联网

  因为电影和电视剧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叙事方法和观看情境,电视剧盲目追求电影化并不可取。甚至在这里面还隐含着一种艺术的鄙视链,认为电影比电视剧高级,原本只是不同的艺术门类,却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戴清:李老师说的我很认同。

  电视剧影像水平(成熟的视听语言、精致而非粗糙的拍摄制作水平)提高是基本构成,也是题中必有之义。但是,电影的风格是很多样的,有《盗梦空间》式的、《星际迷航》式的,也有写实色彩鲜明的《少年的你》,或融入中华美学的《小城之春》,在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繁花》等中都有显现,电影化不是只有意识流或诗化电影一途。

  再有,电视剧影像特色尤其需要考虑电视剧的大众传媒艺术的叙事容量、接受环境、受众审美和电影之间的差异,不能因为追求电影化而伤害叙事表达,造成影像挤压叙事、影像过度的形式追求伤害叙事表达。把过多的精力用在追求电影化,而不是把剧本搞扎实,会适得其反。电视剧的创作很多时候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创作者需要意识到,在作者性和大众性之间应该有某种平衡和协调。如果过于任性,是会伤害电视剧的艺术表达的。

  李老师前面还讲到时空的碎片化、多时空拉锯,我们做了一个研究,从2019年开始,非顺时序叙事手法的运用和观众的口碑形成了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观众还是比较喜欢这种叙事手法的。这就形成了一股风气,好像不这么玩儿就落伍了。

  但实际上,非顺时序叙事对于编导的要求非常高。我们说形式和意味要彼此交融,要像阳光从窗子里照进来,而不是把窗框做得特别炫,结果把阳光挡住了。类似《漫长的季节》《沉默的真相》这样,就是通过非顺时序叙事增进了内容的表达。包括《开端》,从故事的角度来讲,就是一个汽车爆炸案,但是通过非顺时序叙事,通过每一次的时空穿越,把公交车上每一个人的生活境遇一点一点地揭示出来,从而使得整个故事有了现在这样巨大的张力。但还有一些作品在这方面表现拙劣,就会过犹不及。

  李京盛:随着大众对电视剧故事内涵丰富性需求的提升,以及对故事讲述手法趣味性和多样性要求也在提升,不断改变讲故事的方式,确实可以让故事更有魅力,让故事所要传达的价值观更容易被接受。为此而吸收借鉴一些其它艺术门类的手法,也是一种艺术创新的渠道。

  但如果只是想用讲述形式上的花哨来掩盖故事内涵和新鲜度的不足,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回到传统,用线性叙事把故事讲好,一样可以成就经典,就像《人世间》。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几位久负盛名的资深导演纷纷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新作,比如高群书的《刑警的日子》,刘江的《绝密较量》等,但观众反响似乎有些不及预期。有一种声音说他们的手法过时了,但究竟是不够新,还是不够好?

  李京盛:观众对颇具艺术功力和影响力的资深导演的新作,一般都会寄予厚望,这也是出于对他们艺术造诣的肯定和对以往作品的信任和喜爱。

  《绝密较量》属于当代国安谍战剧,这个题材本身就有很大的创作难度,一方面其内容对于创作者而言就是陌生的,需要花大量时间去体验生活;其次还有很多涉密内容是无法表现的,这就让创作者放不开手脚去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呈现。另外这部作品还承担着一个创作初衷,就是警示大家,即便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也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间谍很可能就在你身边。有些观众可能是以国外的一些商业“间谍片”的类型来对标中国的当代国安题材剧,但我们不可能像“007”系列、“碟中谍”系列那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地去虚构故事,那样就偏离了创作初衷,也不符合中国国情。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原标题:【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3)
内容摘要:因为电影和电视剧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叙事方法和观看情境,电视剧盲目追求电影化并不可取。甚至在这里面还隐含着一种艺术的鄙视链,认为电影比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6841.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