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

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

发布: 2025-07-04 02:20:01来源: 互联网

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

  革命题材剧《我叫张思德》在题材上对真实人物力求故事化表达的创作思路,对今后革命题材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

  肖战领衔主演的古装剧《藏海传》是上半年剧集播出市场的亮点与热点之一。

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

  相比于谍战剧,当代国安剧有着更高的创作难度和创新难度。此类剧集更重要的创作初衷在于警示大家,即便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也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间谍很可能就在你身边。图为《绝密较量》剧照

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

  《人生若如初见》以独特视角和手法,将晚清至民国初这段复杂历史的兴衰成败之因果,熔铸于对历史兴衰的喟叹与人生命运的悲欢聚散之中。

  2025年已经过半,回顾上半年电视剧的创作和播出,题材多元、类型丰富成为突出特点。众多剧集以差异化的内容和多样的艺术探索,为观众提供了新鲜的审美体验,以自身亮点成就了收视热点。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业界和研究者关注,比如对“电影化”的过度追求。

  我们邀请两位多年深耕电视剧研究、在业界和学界都具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共同分析探讨上半年国产剧的特点、亮点、疑点与难点,以及对今后创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编者

  主持人:先请两位专家谈谈上半年国产剧呈现出怎样一个发展趋势?给两位留下的整体印象如何?

  李京盛:对于当下电视剧创作而言,2025年应该说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一年:一方面是微短剧风头正健,在与之争夺观众、市场和资源;另一方面,是观众审美趣味迭代的加快、新的科技力量也在迅速地影响和改变着电视剧创作与制作的原有模式;同时,创作者自身也面临着资金压力、内容突破和手法创新等急需“自我革命”的艰巨任务。这些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给长剧集创作者带来了一种焦虑。

  但是从今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从播出数量到作品质量,从题材类型到叙事角度,从制作品质到创新追求,国产剧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现实剧、年代剧、悬疑涉案剧、古装剧、历史传奇剧、法制剧、革命剧、谍战剧等等品类齐全,且各自都有其亮点与热点。可以说,长剧依然稳健地占据着主流的市场地位,大盘基本稳定。

  戴清:我跟李老师有相同的感受,今年上半年的长剧市场,在依然能感受到微短剧带来的不安和焦虑的同时,也维持了比较稳固的基本盘。这一方面是观众仍然有追看长剧的愿望和惯性,另一方面也和长剧创作者在作品中体现出了种种新意有关。总体来说,我也不太相信微短剧能够在短时间里把长剧打垮,因为它们的确在创作上还有积累和进步的空间,所以长剧的基本面在相当长的时间还是会占据优势的。

  主持人:两位专家都说到了亮点、热点和新意,有哪些具体作品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对于未来国产剧的创作具有什么样的启示意义?

  李京盛: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不少,我特别想先说两部作品。

  一部是讲述破获盗挖文物案的《护宝寻踪》,该剧改变了以往盗墓题材所惯用的离奇险怪灵异的商业噱头,而以文物保护、考古、打击文物走私和年轻考古工作者的成长为主题,可以说是对以往旧题材的“更新换代和改造”。一部是《人生若如初见》,这部剧以独特视角和手法,将晚清至民国初这段复杂历史的兴衰成败之因果,熔铸于对历史兴衰的喟叹与人生命运的悲欢聚散之中。大概也正是由于这段历史的复杂和作品对这段历史的独特艺术解析,该剧在观众中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这两部剧题材虽然并非热门,但却有着突破“庸常熟路”和“不凑题材热闹”的勇气,从长剧创作的内容拓展和主题深耕上,既具艺术匠心,也有当下意义。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原标题:【上半年: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韧性与创新
内容摘要:革命题材剧《我叫张思德》在题材上对真实人物力求故事化表达的创作思路,对今后革命题材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肖战 领衔主演的古装剧《藏海传》是上半年剧集播出市场的亮点与热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6841.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