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搞得比较大,但凡舆情小一点都不至于有很大的票房影响。”从事宣传多年的唐唐,先后看了4 遍《浪浪山小妖怪》。她觉得网上的争议跟电影本身没有关系,没想到节奏被带起来了,“说实话挺无语,但肯定对票房有负面影响。” 谈及傅首尔引发舆情危机的根源,唐唐将矛头指向宣发环节的审核漏洞与风险预判不足。据唐唐了解,那场小红书线下活动的策划方案 ,“大概率是片方过的”,但片方市场敏锐度不够,未能及时察觉到其中潜藏的风险,最终导致舆情爆发。
在唐唐看来,那场活动嘉宾的选择失误是致命的:“傅首尔本身就带有‘男女对立’的标签,黑粉比较多” 。
面对傅首尔引发的舆情,片方选择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冷处理”方式。而在唐唐看来,这场舆情应对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她直言涉及敏感话题的舆情,越回避越容易激化矛盾。“片方肯定第一时间知道了情况,但没准备好应对方案。其实哪怕想不出招,至少应该先站出来,对于此宣传策略出现的问题进行回应,然后说清楚电影本身想表达的内核。现在这样不回应的态度,只会让大家更反感。”
“事前预防 - 事前准备 - 事中应对 - 事后恢复”,如果按照罗伯特・希斯这套理论来看,《浪浪山小妖怪》在执行阶段忽视了部分基本准则,因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影片预测总票房为16.13亿,如果做好舆情管理,这个数字或许能更高。
另一个相对惋惜的案例是《蛟龙行动》。
电影在春节档宣传期间,一则关于“剧本涉密”的视频流出后,迅速引发观众“既然保密就不看了”的调侃,以至于票房不太理想。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曾将《蛟龙行动》春节档的失利归咎于“饭圈恶意差评”,但此番回应未能扭转颓势。
时隔大半年,《蛟龙行动:特别版》在暑期档尾声上映。此版删除了争议的情节,让主轴更加明朗。“听劝”的修改让影片口碑回升,但整体票房仍与预期有差距。
03 电影如何更全面地做好舆情预防和准备? “敏感话题都是明确规避的风险点,我们都会提前列出来。”吸取《浪浪山小妖怪》的经验,唐唐觉得,面对大平台带来的宣发方案也得倍加谨慎,需要从源头开始尽力降低舆情风险。
从事影视行业近十年的小严,曾负责多部进口片与国产片宣发工作。她直言,国产片舆情风险高于进口片。因为除了电影内容本身,主创团队也是舆情的重要来源。
“外籍明星往往与本土生活有一定距离,国内艺人的一言一行则会受到广泛关注,比如吸烟、吐痰等不雅行为,或不当言论,都极易被曝光。”
另一个相对隐性的触发点是,宣传期中的艺人容易成为竞争对象关注的焦点,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炒作放大成舆情。
小严曾经参与过一部中国香港艺人主控的电影。电影上映期间,艺人出现了舆情,虽然应对不断努力,但最后整个片子还是泡汤了。在小严看来,某些舆情防不胜防,但她依然坚持,尽量借助合理的方式围绕作品和艺人传递出积极的信息。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