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冠文曾经谈到,周星驰和自己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喜剧演员的表演模式很难改变,久而久之自己就不太想演了,所以会转向幕后。 《破·地狱》中的许冠文 不过,许冠文近些年转变戏路,在一些严肃正剧中塑造角色,同样表现出不俗演技,《破·地狱》便是他最新的代表作。 陈佩斯跌宕起伏的喜剧人生 在香港喜剧蓬勃发展时,大陆电影同样迎来了自己的“喜剧之王”——陈佩斯。 1969年,内蒙古毛乌素沙漠边缘,15岁的陈佩斯开始了兵团生活。在这片不毛之地,陈佩斯和战友们的任务是拓荒,向沙地要粮。 “拓荒者”的身份对15岁的少年而言略有些沉重,却成为概括陈佩斯艺术生涯的关键词。 1973年,八一厂文工团招生。陈佩斯的父亲——演员陈强和儿子商量,不能在内蒙古呆一辈子,争取考回来吧。 那时候全国文艺单位正处于“青黄不接”,陈强瞅准机会教儿子表演。当时八一厂招收演员的主考官是著名演员田华,一眼看中了陈佩斯塑造反派的潜力。 《瞧这一家子》 1979年,陈佩斯与父亲陈强共同主演了影片《瞧这一家子》,二人演绎了时代变革期间父子间的思想交锋,陈佩斯饰演了有不少小毛病的新时代青年嘉奇,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笑料。 这部影片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不仅让全国观众认识了陈佩斯,也宣告缺席已久的平民喜剧回归银幕。 本来被当做反派演员培养的陈佩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随后20年里成为全国最知名的喜剧演员。 真正令陈佩斯的名号响彻全国的,是另一次无心插柳的“拓荒”。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第二次举办,很多节目形式还在探索阶段。在筹备阶段,导演黄一鹤看中了电影演员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喜剧能力,和二人商量出个语言类节目。 《吃面条》就这么诞生了。这种以戏剧排演为基础,集合了各类表演艺术特点的新形式——小品,就这样确立了下来,通过电视媒介播出,立即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而陈佩斯、朱时茂成为这种新兴喜剧形式的奠基人。 在此之后,小品成为春节联欢晚会的标配,陈佩斯与搭档朱时茂也接连推出《拍电影》《羊肉串》《狗娃与黑妞》《胡椒面》《主角与配角》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两人的喜剧形象深入人心。 但对于陈佩斯而言,自己的主业还是电影。 80年代,国内引进了日本系列喜剧“寅次郎的故事”,广受欢迎。陈强、陈佩斯父子一合计,决定将他们已被国人熟知的喜剧形象发扬光大。 《二子开店》 于是就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电影,包括《父与子》《二子开店》《傻帽经理》《父子老爷车》《爷儿俩开歌厅》共五部。这些作品以市井人物视角,真实记录了社会变革时期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成为90年前后的经典喜剧作品。 这一时期,国内电影拍摄制度有所松动,陈佩斯再次“拓荒”,成立海南喜剧影视有限公司,这也是最早脱离国有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公司之一。1993年,公司更名大道影业公司。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内电影发行制度改革,中影不再统购统销国产片,将这部分权力下方到各地区。对于像大道影业这样势单力薄的民营公司,发行压力倍增。 《孝子贤孙伺候着》 |
原标题:【周星驰、陈佩斯、葛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剧之王”(3)】 内容摘要:许冠文曾经谈到,周星驰和自己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喜剧演员的表演模式很难改变,久而久之自己就不太想演了,所以会转向幕后。 《破地狱》中的许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27333.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