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2025 詹姆斯·古恩版《超人》里有这样一场戏,超人撑住了一栋倒塌的大厦,救下一名开车的女士并为她争取逃走的时间。接着在一个不断后撤的伪视点运动镜头中,我们看到超人从废墟和浓烟中缓缓升至空中的身影,阳光(圣光)穿透浓烟滚尘倾洒下来,此时的超人就是一位圣人,光辉的、伟岸的身姿悬停在半空,俨然一个弥赛亚的形象。矛盾之处在于导演若想人性化超人,又为何要把他当作神和救世主来拍呢?这些所谓伟光正的“高光救世”段落瞬间就让人性化超人的高浓缩宣传标语不攻自破。 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将超人/神明降格为一个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唯一解似乎落在了克拉克·肯特身上。 不知大家可否还记得十九年前的《超人归来》。片中有一个段落是露易丝猜测克拉克可能就是超人,随后看到他憨厚笨拙的反应又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超人归来》2006 也许超人的命题本该是“成为克拉克·肯特”,而不是被赋予英雄叙事的化身 —— 超人。这兴许才是真正尝试人性化超人的基础。如此一来重点不在super,而在于man。那么也就要涉及到内在真性(一种无用)与社会期待(一种有用)之间的反差,这同样是平凡与超凡之间的永恒张力。 《超人归来》2006 作为超人的卡尔-艾尔极大满足了社会对于英雄形象的普遍期待和终极想象。作为普通人的克拉克则符合了社会对于默默无闻上班族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印象甚至能够掩盖那个一目了然的事实,即克拉克就是超人。所以本质上这并不是来自什么催眠眼镜的幻想设定。 数字时代无疑加速了这种身份的分裂(当然也包括数字身份),很可惜詹姆斯古恩的《超人》没能深挖这种当代性,反而是在方法论的层面朝着时下最易“成功”的短视频逻辑靠拢。在这个由效用驱动的,娱乐至死的新形态之中,古恩像卢瑟一样执着于“有用”的幻觉,观众也随之陷入更深的认知退化。 《超人》2025 身份分化在亨利·卡维尔版超人身上并无体现,,也就是说身为克拉克时,他依然是超人的姿态。在这里,扎克施耐德关心的只是神性的概念及代言,包括后续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而并未承认社会场景中不同的自我。 |
原标题:【 评《超人》:“有用”的幻觉(超人)影评(4)】 内容摘要:《超人》2025 詹姆斯·古恩版《超人》里有这样一场戏,超人撑住了一栋倒塌的大厦,救下一名开车的女士并为她争取逃走的时间。接着在一个不断后撤的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29937.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