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新大众文艺,咱是观众,咱也是角儿!(3)

新大众文艺,咱是观众,咱也是角儿!(3)

发布: 2025-08-13 08:05:01来源: 互联网

  昔日,有限的科学常识,曾局限了文艺创作者的视野;落后的技术,曾限制了文艺作品的传播范围。科技与文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水乳交融,虚拟偶像的灵动演绎与科幻大片的震撼视效,瞬间触达全球的短视频、在线戏剧,重塑了新大众文艺的创作与体验模式。

  敦煌研究院通过3D打印三维雕刻技术,原样复制洞窟壁画与彩塑,让千年艺术活色生香扑入你的眼帘;中国美术学院联合科技团队打造了“天生会画”软件,为用户提供更具创意和艺术感的创作体验;河南卫视系列节目《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将古典舞美与现代技术、传播手段完美融合,观之者无不失声惊叹;游戏《原神》巧妙融入大量中国山水、建筑、戏曲元素,成为全球玩家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

  “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近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上演,“青绿腰”袅袅一闪,海外顿时掀起了一场中国文艺旋风。“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静态的绘画艺术蝶变为动态的舞蹈诗剧,透出的是昂扬的文化自信,引发的是举世的共鸣。

  时代之变重写文艺生态;受众之变重构创作主体;技术之变重塑表达形式……新大众文艺的崛起,正是中国国力腾飞、经济繁荣、社会演进、科技飞跃与文化自信在精神领域的集聚与迸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一章。

  文艺,拥抱了更多受众,成为连通世界的桥梁

  “我老家有块地种着香蕉,这边是香蕉,那边是进口香蕉。”2025年的脱口秀舞台上,家住云南边境的哈尼族小伙真勇,第一次登台便“炸”了场。

  一个人、一束光、一支麦,谁都能说上5分钟脱口秀。大学生、空姐、公司白领、家庭主妇轮番登台,他们自如地传递着“自嘲式乐观”,用幽默表达着生活的日常。

  “素人创作,提供的大多是专业创作者很少亲身经历的生活,以平民视角补充专业文艺所缺失的部分,由此,撬动起文艺发展新潮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项静这样说。

  新大众文艺崛起,让大家看到了普通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尊严与活力。

  今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许多观众在被故事感动的同时,也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奔波的打工日常,有母爱的亲情慰藉,有携手的拼搏奋斗……

  新的文艺作品,照应新的心理诉求。

  游戏《黑神话:悟空》,以孙悟空对抗天庭的传奇故事,彰显抗争命运的不屈精神;微短剧《家里家外》,借重组家庭的悲欢离合,诠释亲情弥合裂隙的温暖力量;网络文学《十日终焉》,则通过生存竞赛中的人性试炼,映照年轻人在名利场中的道德抉择。

  “如今的观众不仅在欣赏文艺,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了创作。观众介入内容生产,更能让作品激发大众共情。”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深有感触。

  新大众文艺崛起,让创作走出悬浮的乌托邦、艰涩的象牙塔、狭隘的羊肠道,文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局面正在形成。打破专业壁垒、注入异质思维、拥抱技术创新,文艺创作有了更多可能性。

  “太极云手、窝心拳、少林旋风腿、叶问蹲……”在法国Juste Debout 2025世界舞总决赛上,中国10后街舞选手符隽熙与宋皓铭的街舞表演,或柔如弱柳,或稳若劲松,脚步虚实有度,身法张弛有节。两人最后闯入四强,创造了中国选手的历史最佳成绩。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夫街舞”,不仅震撼全场,更引爆网络、惊艳世界。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原标题:【新大众文艺,咱是观众,咱也是角儿!(3)
内容摘要:昔日,有限的科学常识,曾局限了文艺创作者的视野;落后的技术,曾限制了文艺作品的传播范围。科技与文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水乳交融,虚拟偶像的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31883.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