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不是简单的“写实”,而是以农民、母亲、士兵、土地等意象书写的抗争。正如沃渣《劫狱》《饿死也不被汉奸收买》《卢沟桥抗战》《全民一致的力量》《恐吓》等作品所展现,那些扭曲的肢体、怒吼的口型、泪痕斑斑的面容、果敢的人物造型和遒劲的刀法控制,饱含激情,有力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赞颂了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 木刻以其强复制性和高传播性,成为抗战期间动员民众、传播思想、鼓舞士气的重要视觉武器。诞生于战火中的木刻作品,大多以描写人民疾苦和宣传抗战为主,这些作品所承载的现实关怀与人道精神,已成为中国现代美术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亦是延安鲁艺精神在当代的历史回响。 艺术从来不是脱离现实的“象牙塔”产物,而是民族精神的书写者与人民情感的表达者。在中国现代革命历程中,艺术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始终与人民生活和国家命运休戚与共。 在“烽火艺魂”展览中,我们得以清晰勾勒出不同门类艺术在抗战岁月中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与精神担当。这些艺术形式在功能上指向人民,在结构上追求融合,,在表现上贯穿现实批判与精神动员,形成了中国红色文艺传统独有的“形式解放”与“社会归属”双重特征。 今天,回望这些熠熠生辉的抗战文艺典藏,能够激励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将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融入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中,不断书写新时代文艺为人民服务、为时代创作的新篇章。 |
原标题:【烽火中的文艺担当 持续推出精品力作(3)】 内容摘要:木刻不是简单的写实,而是以农民、母亲、士兵、土地等意象书写的抗争。正如沃渣《劫狱》《饿死也不被汉奸收买》《卢沟桥抗战》《全民一致的力量》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9846.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