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剧,从二水分流到双轮驱动”圆桌对话上,稻草熊娱乐集团申少峰指出,创作者在人物塑造上要有所突破,并应当向观众展示具有高价值和差异性的生活方式。著名制片人黄澜提到了如何在“爽文”当道的环境下创作出“反成功学”故事的经验,用更新颖的视角去创作内容。北京开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导演田宇认为,网络剧的创作一方面要尊重现实,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加入新的元素,让内容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北京紫禁城影业文学总监伊北分享了在与团队磨合剧本过程中的心得,即要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更好融合各方创作力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戏文系书记,中视协理论评论专委会副会长卢蓉特别提到了女性创作的重要性,这类题材十分考验创作功底,需要创作者审慎以待。 在关于网络剧的深入探讨中,与会专家共同探索了网络剧的创作密码,他们一致认为,优质网络剧应当让观众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温度。此外,专家们还就网络剧的多元化发展、跨界融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高质量的网络剧作品,引领观众走进一个又一个充满惊喜与思考的叙事世界。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话题· 新大众文艺如何书写普通人的烟火人间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超11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10.4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5.5%。由此蓬勃发展的网络视听文艺,成为时代的“文艺轻骑兵”,以光影为笔,以屏幕为卷,记录着时代的波澜壮阔,也书写着普通人的烟火人间。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期间,以“众心筑艺 时代共鸣”为主题的新大众文艺主题研讨会举行,各界代表就新大众文艺行业趋势进行研讨。 爱奇艺副总裁、总编辑王兆楠指出,大众文艺创作者一直以来的传统就是深入生活、扎根生活,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故事的讲述者。目前全国十万家的微短剧相关企业,去年直接带动全国64.7万个就业岗位,各行各业普通人都在跨界成为讲故事的人。 快手娱乐营销中心总经理王正菲也注意到了大众文艺创意主体的迁移。“如今新大众文艺正以普通人作为大主题,以平台机制、社区文化和内容技术为支撑,催生出去中心化、生活化、全民参与的新格局。”她介绍,去年澳门回归25周年之际,快手星芒短剧联合创作者重磅推出《澳门故事》短剧,“此剧在平台的播放量超过23亿,这就是新大众文艺的魅力。” 无忧传媒战略副总裁瞿涛指出,大众的深度参与已经成为文艺作品的突出特征。直播短视频作为集体文化的共鸣场,敏锐捕捉并表达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情感反应。过去的一两年从淄博的“赶烤”到“尔滨热”,从《我的阿勒泰》到《黑神话·悟空》,在直播短视频的助推下,一种美食、一个景区、一本书、一款游戏都可以成为爆款。 科技进步让创作者藏在心底的创意破土而出。生成式AI正在从生产工具进化为创作助手。“去年我们2000万张海报和64万条短视频都是基于生成式AI完成的,AI的大规模应用让创作的门槛一降再降,让灵感创意不再因为成本而淹没。”王兆楠介绍。 |
原标题:【如何推动网剧精品化、产业化发展 业内人士各抒己见 视听大会破解网剧创作密码(2)】 内容摘要:在“都市剧,从二水分流到双轮驱动”圆桌对话上,稻草熊娱乐集团申少峰指出,创作者在人物塑造上要有所突破,并应当向观众展示具有高价值和差异性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2698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