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强量感觉只占住了让娜漫长生活中的一刹那,但仅仅依靠对感觉的领会,不同的感觉会前后相继,时间和空间也不再是限制自我意识的障碍,而是更多感性对象逐个呈现的前提,因为这个时空这种感性直观形式性质的改变,让娜的期待从儿子、嫖客、托管婴儿的到来转变成了实物里新内容的到来,当她再次擦拭盘子瓷器时、再次抱起婴儿时、再次和嫖客上床时,她从那一刹那的表象里没有感觉到任何内容,所以这一切对她来说并不存在,和它们一起变成虚无的还有整个家庭伦理精神还有家庭伦理精神抢走的让娜的自我,纵使现在重新获得了感受力和愤怒的力量,也无法得到长久的自由,在夜晚的法律(家庭)湮灭后,她将满腔怒火撒向了白日的法律(国家),最终,血液染红了床单,这次她再怎么抚平清理也无济于事了。 夜晚,屋子里的灯光都没有如往常那样开,让娜面对窗外,看着射进窗户的霓虹灯光,期待着日光与鸟鸣声再次唤醒她的感受力,而这次一切都没有了:她不能从家庭伦理那里寻找借口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也无法劝说自己接受这个事实;她因为恐惧只能坐着,听不到往日高跟鞋敲击地板的有力却僵硬的声响,也无法展开和折叠布料和纸张,也没有了做晚餐时的有条不紊中的惊慌;她对感性直观对象里的内容的期待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任何变化的恐惧,倘若条件允许,她期待这个夜晚永远不要结束、儿子永远不要回来;最重要的是,经过了这一系列事件和折磨后,她的自我从来没有回到她自身里,她无法再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以自己爱好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求。让娜现在失去了一切她曾经憎恨过的、深爱过的人和事。 这几十年,经过的街道、叠过的衣服、做过的晚餐、洗过的碗筷、读过的书信,都令让娜很痛苦,但是所有人包括让娜自己,都没有直接强迫她去结婚、成为家庭主妇,让娜对于结婚的印象也很简单:他来把我们从法西斯里解放出来,所以就和他结婚了。所以,婚姻和解放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词在让娜心里绑定在了一起,成了一个拥有保守内核、性质上二律背反的人生信条,这也是本片导演香特尔·阿克曼的母亲的人生信条,毕竟,有什么比得上法西斯的集中营更恐怖呢?这种矛盾同样也反映在阿克曼母女的关系上,母亲经常就集中营的痛苦对她喋喋不休,而阿克曼并不能理解反而唾弃这种倾诉,同样的,母亲也不能理解她的双相情感障碍症,当她病情发作时,她母亲只能一个劲地质问“你怎么了?”。三个半小时的本片确实让观众觉得煎熬,但与生活本身的痛苦比起来,只是偌大家庭里的一处灰尘,会无数次、在不同地方被让娜这样的家庭主妇擦拭掉。 |
原标题:【 周遭与内在(让娜·迪尔曼)影评(3)】 内容摘要:这个强量感觉只占住了让娜漫长生活中的一刹那,但仅仅依靠对感觉的领会,不同的感觉会前后相继,时间和空间也不再是限制自我意识的障碍,而是更多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3636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