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与木:对形变与效用化的观察 让娜把厨房的事情安排好了后听到了门铃声,嫖客来了,她接过嫖客的衣服,用心叠好挂起来,随后和嫖客一起进了卧室,直到傍晚才出来,让娜原本平整的外衣上有了几处皱,而挂起来的嫖客的外衣依旧平整。嫖客走后让娜去浴室洗澡,她清洗的身体不是像她儿子或者托管婴儿的身体那样被精心保护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她洗的是“妈妈”这件外衣。 个体有意识的行动能返回自身的欲求,,是个体能成为一个自由生命的前提,但与自由生命相对的是苦恼生命,他们的行动无意识、无法返回自身的欲求,相反,他们的行动受外在的精神驱动,最终仅惠及除自身外的周遭世界。所谓苦恼生命,是仅为共体而存在的他物,他们作为个体,与共体是对立的,且永远无法找到同类并形成共体;作为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他们与自我也是对立的,因为他们受外在精神影响把自我外在化成了客观事物,这个过程犹如植物纤维被做成布料,并进一步加工成惠及他人的衣服、桌布、窗帘,并且在一次次使用过程中被折叠、起皱、划平。 让娜重新穿好衣服,她脚底的橡胶高跟鞋和木制地板、木门、木桌子、木椅子,伴随着她的走动形成了静态的“场面调度”,它并非由摄影机的运动完成,而是由他物意识的确定性完成,通过这种确定性这些木制的家具、布料做的衣服转化成了让娜的自身,并从儿子出生时就伴随她但还只是抽象范畴的家庭主妇的命运中预感到一种家庭伦理共体的实在性,正是这种实在性,家庭伦理能作为一种精神影响她的判断从而影响她的情绪,因此在儿子回来之前她会紧促地清洗打理自己、准备好晚餐,三十年的坚持让这一系列行动有条不紊,但因为家庭伦理精神的影响,儿子的回来还是让她有点慌乱,尽管儿子对她没有任何威胁。 被解开的围巾、铺平的桌布、书本、信件展开了母子关系。“吃饭时不要看书”,让娜这句展露着关心和母亲的威严,同时暗示儿子把注意力放在和自己的交流上,但儿子瞥向了桌布,即使母亲拿出亲戚的信来念,他也一直盯着桌布,没有看母亲一眼,让娜其实也没有看自己儿子的脸,她的目光一直放在围巾、衣架、盘子、锅炉上,母子俩的目光投射到的物品,反过来引导他们行动的方向和距离,这些方向和距离在搬家之初是让娜设计和测量的,那时她的意识还是自我的、她意识的行动是利我的,而如今,即使她在楼道、电梯、街道、商店里,她的行动方式还是遵循着家庭伦理的精神:由物品(口子货架)引导目光、低头等待排队(正如等待土豆煮熟)、高跟鞋在街道的砖瓦上的节奏与在木制地板上的节奏一样有条不紊却略带一点慌张,而她要做的不过是修鞋和补衣。 鞋和衣,不论是放在商品货架上、穿在人身上,还是放在地上任人拾取,都只是鞋和衣而已,不过有一种特殊条件它们不再是自己本身,即:鞋要放在鞋柜里,衣服要放在衣柜里。鞋柜挨着大门,打开门就能看到鞋柜;衣柜在床的侧边,睡觉前和起床后都要打开衣柜。在这些布料被折叠前、在这些被做成家具的木头发出响声之前,可以看到它们似乎通过家庭伦理精神返回到了自身简单性中,重新成为了有机自然的生命,只是这个自然不是一种理性的、创造性的,而是单纯的无意识的习惯,没有任何精神活动和感性存在,只有几十年家庭主妇生活对自身外在化的客体事物之存在的确定性,因此,这些鞋和衣,就跟让她惊慌的儿子一样,是她的血和肉。 二、瓷器与镜面:对自我欲求的欺骗 当自我在欲求时,它就会随着它的判断运动,从而面对由判断引导的现实以及现实里的实物,对实物性质的认知和对实物的获得(对象化)会让欲求得到满足,但是也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做出判断的不是自我,而是他者,在由他者引导的判断里意识到对实物性质的认知不符合自己的欲求,却最终还是选择获得,并从他者的精神那里寻找借口说服自我去接受这个获得,这样的过程就是对自我欲求的欺骗。 |
原标题:【 周遭与内在(让娜·迪尔曼)影评】 内容摘要:一、布与木:对形变与效用化的观察让娜把厨房的事情安排好了后听到了门铃声,嫖客来了,她接过嫖客的衣服,用心叠好挂起来,随后和嫖客一起进了卧室,直到傍晚才出来,让娜原本平整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3636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