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 > 系统的黑洞:舞台剧版《奇爱博士》的文本改编(奇爱博士)影评(3)

系统的黑洞:舞台剧版《奇爱博士》的文本改编(奇爱博士)影评(3)

发布: 2025-06-24 05:25:01来源: 剧透宝

 系统的黑洞:舞台剧版《奇爱博士》的文本改编(奇爱博士)影评

电影版和舞台剧版在最有限的叙事空间里,都给了事件肇始者——瑞珀将军足够的篇幅。首先是其姓名的发音,瑞珀将军的发音,和raper几乎相同,往后会发现,这名字不只是个笑点,而是直接指涉这一角色的言行,以及对他性无能的反讽。这位将军发出轰炸指令并关闭所有沟通渠道的原因,据他自己说,当然是对苏联的憎恶。但是,随着上尉与将军的周旋,我们会得知将军有自成体系的思维方式,他认定苏联人在阴谋毒害全人类,而苏联人自己从不喝水(只喝伏特加),所以一直以来将军也只喝雨水或者蒸馏水以及纯谷物酒,他认定苏联人在水中加氟化物的技术是一场阴谋,而他必须毁灭这个邪恶的存在。可笑的是,将军这一套“严密”的思维方式都建立在一则谣言之上,他在其上建构的逻辑闭环看似牢不可破,其实在根源上就是假的。将军活在一个自足且自认正义的世界观里,经由冷战的大语境,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毁灭苏联。更值得玩味的是,上尉和将军最后的对话,将军说我对女人们都是来者不拒,但是我绝不把我的体内精华(bodily fluid)给她们!因为必须保持“精髓纯洁”(Purity of Essence)!这句话再次被剧作家赋予多重寓意:首先,毫无疑问这位raper将军是性无能,他不能,所以他说不给她们。其次,所谓的“纯洁”,直接呼应了纳粹的诸多反人类罪行之一“人种纯洁论”,而将军由此发动的核打击与奇爱博士在系统内秘密执行的”精英保存计划“异曲同工;最后,上尉还把这句话的单词首字母对应到了”世界和平“,就此破译了撤回核轰炸的三字密码。

 系统的黑洞:舞台剧版《奇爱博士》的文本改编(奇爱博士)影评

理智、冷静,相信常识、质疑命令,积极对话、解决问题……这些思维与言行,看起来都能制约住战争狂热或者意识形态对立的仇恨,看起来都能中止毁灭人类的悲剧。然而,在《奇爱博士》的语境里,上述人类的美德全部失效。舞台剧版的《奇爱博士》把电影版中对“计划”的讽刺发扬到极致。奇爱博士所代表的“计划”、“方案”、“实验”,都是系统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威胁”而衍生出的新官僚机制,官僚系统不断繁殖,以至于当人们察觉一个意外事件导致了核武器失控时,系统的对策是“还有另一个计划”或者“再制订一个方案”,不断孳生的系统自以为可以解决诞生在系统内部的“意外”,进而导致了最终的毁灭。而就在毁灭时,系统还自以为其“矿井计划”可以保全美国精英,却因为忘了密码而无法在核爆前逃进矿井。这是电影版没有的段落,在核爆后,看似能应对一切问题的系统,也会因为系统规则过于繁琐而失效。这一深入腠理的讽刺,让舞台剧的批判对象更为聚焦。尤其是,在战情室里,总统不得不在处理紧急情况前绞尽脑汁给各种计划方案命名,这一错位感产生了强效的荒诞氛围,也从精英、当权者圈子的角度,暴露了官僚系统自认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自大臆想。更何况,对立阵营甚至制造出了“终极武器”,不需要任何人执行,自动玩儿完!是真正“终极”的只需要系统自身存在即可的更为纯粹的“系统”。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原标题:【 系统的黑洞:舞台剧版《奇爱博士》的文本改编(奇爱博士)影评(3)
内容摘要:电影版和舞台剧版在最有限的叙事空间里,都给了事件肇始者——瑞珀将军足够的篇幅。首先是其姓名的发音,瑞珀将军的发音,和raper几乎相同,往后会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25825.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