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晋察冀是重要根据地,这里出现的大量抗战歌曲是一次亘古少见的大规模艺术创新。它们是那个特殊年代形声并茂的历史记录,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值得新大众文艺创作借鉴的审美追求样板。 任何优秀文艺作品都是属于某个特定时代、地域和民族的,也是属于人民大众的。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民族解放斗争。众多文艺界人士以笔杆为刀枪、以歌喉去战斗,奏响了抗战年代的主旋律,唤起了千百万人民抵御外侮的强大民族精神。今天,在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昔日的抗战歌曲又与抗战诗歌、戏剧、电影一同唱响。这是跨越时空的历史的回声,是那段万众一心的烽火岁月的再现。 歌词是歌曲的重要基础,是词作者感应现实生活的文字表达。晋察冀抗战歌曲的歌词,其共同特点是立场鲜明、节奏感强、通俗易懂、便于广泛传播。1939年1月,从陕西延安来到河北平山的魏巍、劫夫一起创作了《滹沱河》:“滹沱河,滹沱河,滹沱河里血泪多。张家花大姐,鬼子奸淫过。大姐眼里含满泪,泪珠流到滹沱河。”第二段是:“东洋狗强盗,杀人满山坡。满山满谷血横流,鲜血流到滹沱河。”尾歌是:“滹沱河,流流流,流到天涯也有尽头,我们的血泪冤仇不能报,永远不能算罢休!”这是以冀晋大河滹沱河为主要意象,悲愤地控诉日寇罪行并要反抗报仇的革命情感抒发,曾被当时许多文艺团体演唱。安娥是文艺家田汉的夫人,她的诗、歌和剧本创作丰富。其中一首由任光谱曲的《打回老家去》曾经广泛流传。开头是四句口号“打回老家去”,接着是两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进而呼喊一般强调:“东北同胞快起来,我们不做亡国奴隶!”第二段又是:“华北地方是我们的……全国同胞快起来,我们不做亡国奴隶!”结尾呼应序歌再高呼“打回老家去”。这是富有征召力量的抗战冲锋号角,与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的基调一脉相承。桂涛声、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起始时为双音节句式,写出舒缓的“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中后部改为七字句、五字句以加快节奏走向了豪迈、坚定。夏风、劫夫的《我们的铁骑兵》,方冰、周巍峙的《子弟兵进行曲》等,也都属于抗战的经典歌曲,新中国成立后仍然传唱或被改为器乐曲演奏。 特别是1943年6月,牧虹、卢肃在河北平山为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创作了同名主题歌;同年9月,曹火星在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加上一个“新”字便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它们至今都有极高的传唱度,已经属于经典中的经典,经过时间的淘洗而日益彰显其历史文化价值、真理意义和雄健昂扬的美学冲击力。还有许多虽然时过境迁不再传唱的歌,如那首《妇女代表大会》,产生于1939年3月在河北饶阳召开的冀中区首届妇代会上,其“不管是沧石路边,不管是石德路旁,四百万妇女的希望在我们身上”,是较早出现的反帝反封建的妇女誓师之歌。 许多进行曲式的抗战歌曲普遍具有号召力、战斗性,但也因具体题材而异。比如,《炮楼儿高又高》中说,日寇的炮楼虽然高又高,却挡不住八路军去打仗,封锁沟长又长,却挡不住咱们送公粮,只是个“聋子的耳朵”,鬼子只能“关起门来做皇上”。《可恨鬼子拿了我的大烟袋》中,赞美根据地好,也挖苦鬼子抢不到粮食只好偷拿棉袄、大烟袋,再来“扫荡”就会被打得“屁滚尿流脑瓜子掉下来”。这样的叙说便具有了喜剧的轻松感。 |
原标题:【抗战文艺的“刚健基因”为何历久弥新】 内容摘要:抗战中的晋察冀是重要根据地,这里出现的大量抗战歌曲是一次亘古少见的大规模艺术创新。它们是那个特殊年代形声并茂的历史记录,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今天进行爱国主义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3418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