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剧场看“银幕上的话剧”(3)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剧场看“银幕上的话剧”(3)

发布: 2025-08-20 04:10:02来源: 互联网

二是表演能量的缩减。舞台上面对观众的现场表演,更强调此外在的感受、激情、感染力、表现力。这样的表演投射在屏幕上,就显得过于用力、不够自然;而所谓自然的表演,在剧场里又显得缺乏视觉冲击。

三是互动性体验的减弱。剧场里观演同在的演出,让观众能够有直观的参与性、体验性、交互性快感,观众之间的情绪也会相互感染。正如狄德罗所言,“只有在剧场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会流在一起”。

“技术依赖也会带来新问题:大型‘第二现场’直播,需要导播团队、高清摄影、传输设备,成本在20-50万元之间,中小剧团难以承担经济重负;过度重视视觉效果,也可能影响戏剧内涵的深入开掘和艺术表现……”宋宝珍说,这些仍然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

记者也从中国国家话剧院相关工作负责人处了解到,此次展映的《狂飙》(青春版)影像,是田沁鑫在2017年首次尝试即时拍摄的作品,带有一定实验性质,“确实存在即时拍摄机位遮挡现场观众的问题”。经过8年持续探索,包括《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与综艺的结合,国话在即时拍摄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通过导演的舞台调度,精准走位等技术手段,2021年的《直播开国大典》和2024年的《受到召唤·敦煌》两部作品,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多机位、多角度拍摄,也给高清影像剪辑提供了更多视角,同时提升了现场观众和展映观众的观赏体验。

田沁鑫曾表示,“第二现场”演播受众更广,方便年轻人和不熟悉戏剧的观众接触戏剧,也有助于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演播让全国观众看到戏剧的魅力,这是一件好事,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之间不存在冲突。”

当《狂飙》中田汉的呐喊,在同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剧场,舞台艺术的能量突破了物理场域的禁锢。散场后,很多观众“剧组能不能来现场演出”的追问,也再度印证了任何技术终需回归戏剧的本质——人与人的精神共振。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剧场看“银幕上的话剧”(3)
内容摘要:二是表演能量的缩减。舞台上面对观众的现场表演,更强调此外在的感受、激情、感染力、表现力。这样的表演投射在屏幕上,就显得过于用力、不够自然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3249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