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剧场看“银幕上的话剧”(2)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剧场看“银幕上的话剧”(2)

发布: 2025-08-20 04:10:02来源: 互联网

为什么来看“银幕上的话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观众,得到了各种答案:“是主演的影迷”“没有复演,没有机会看现场演出”“很好奇新的呈现形式”“票价低”……

在深圳,无法承接大型剧目现场演出的中型剧场福田梦工场星梦剧场,因为“第二现场”的形式,也有了展映知名剧目的机会,经常一票难求。

“在家门口就能观看优质剧目的吸引力,让更多观看者迈步走进剧院。很多人无法前往国家级的大剧院现场观看戏剧,一是交通成本高,二是票价高,‘第二现场’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场馆营运部部长方东林说,“从创作、演出,到制作成‘第二现场’,再到观众的培育、市场的消费。这让话剧整个生态呈现出一个良性循环,对各个环节都有积极作用。”

在杭州运河大剧院,《北京法源寺》《青蛇》的复购率最高。“《青蛇》已经很多年没有复排,《北京法源寺》这部剧本身就很精彩,并且巡演也不多,复购率和售票率跟剧目本身有很大关系。”蒋菡说,“因为这次放映的剧目大多是很多年前的经典,现场不太能看到了,所以很多人很珍惜这次放映机会。”

宋宝珍认为,“把舞台搬上银幕”有其优势,对观众而言,一是传播优势,打破了剧场的时空限制,解除了观众的奔波之苦,让更多观众在“家门口”就看到优质的戏剧演出;二是经济优势,票价低廉,通常是剧场演出的1/5乃至1/10,让戏剧艺术普惠大众;三是清晰度优势,真实还原演员的行动、微表情,乃至衣物的纹理,有效避免了剧场演出后排观众视觉的盲区。

而对演出方来说,可以实现跨区域重复播放,从而提升演出总量和票房价值,达成新的经济增长;此外,“第二现场”除了依赖演出内容与艺术质量之外,更依赖全景声、AR、VR技术的不断提升,可以促进传播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北京法源寺》展映现场,观众在剧场前厅拍照留念。昆明剧院供图

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

中学生燕紫涵第一次看话剧,就是看的《狂飙》“CNT现场”:“还是挺沉浸的,通过剪辑的方式给了主演们特写,让观众能看清他们生动的表达,同时配了字幕,便于观众理解。”在她看来,这种形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剧目的感染力,弥补了看不清楚演员一些“小表情”的遗憾。

话剧爱好者苏曼婷则认为,这种特写反而破坏了她自主观察的体验感,“我更希望导演和舞美用巧思让我注意到一些细节,而不是依靠镜头特写去凸显细节”。在一次观看过程中,她还发现台上的摄影师有时会挡住镜头,影响观众体验。

在一定程度上,“第二现场”保留了话剧观看的仪式感,让观众更愿意走进剧院体验新形式。蒋菡观察杭州运河大剧院的观众发现:“进剧场前,场务提醒观众不能摄像、交流等。演员们谢幕时,台下观众自发地一起鼓掌,直到谢幕环节结束。”

喜欢看话剧的90后王欣玥认为,相比传统剧场,震撼感仍会略有不同,“如果是面对面地在你面前讲话,更易吸引你的目光,更能把人带入情景”。

宋宝珍坦言,“银幕上的话剧”存在不足:首先是“场”的概念消失。剧场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观演互动、情绪感应的仪式空间、心理空间乃至象征性精神空间,但“第二现场”让舞台艺术变成了有屏幕区隔的影像观赏。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剧场看“银幕上的话剧”(2)
内容摘要:为什么 来看银幕上的话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观众,得到了各种答案:是主演的影迷没有复演,没有机会看现场演出很好奇新的呈现形式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3249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