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古装剧考据热读懂何以中华的兴趣入口(2)

古装剧考据热读懂何以中华的兴趣入口(2)

发布: 2025-07-26 08:20:01来源: 剧透宝

  “互联网的发达激发了公众对古装剧进行历史考证的热情,大家把它看成一种知识的分享和传递。”尹鸿说,这反过来促使创作者采取更加严谨的态度,提高作品的历史真实感。

  有了公众考据热情的倒逼,还得有专业人士的加持,后者则得益于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将历史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公共领域的实践。

  “众多历史和考古专家、非遗传人,以及研究古代服饰、发型、妆容还原的专业团队加入古装剧创作,打通了从典籍、古代实物和图样到影视‘服化道’的最后一关。”张巍说。

  尹鸿认为,古装剧的“考据热”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文艺工作者和受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央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让传统文化愈加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追求。

  “人们对古装剧服饰等细节的‘严苛’是传统审美复兴的契机和传统文化认知觉醒的积极信号,本质是文化自信的重建。”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说,观众通过《长安的荔枝》中的品色衣制度,认知唐代紫、绯、绿、青的官阶象征,进而思考当代人着装的文化表达。

  从剧集走向典籍走到实地

  泰顺药发木偶戏这项濒危非遗在《藏海传》中亮相后,传承人接到多地演出邀约;观众好奇《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头上的芙蓉冠簪子是不是插错了,从而了解到唐代青玉七梁冠的簪子是前后插的,纠正了刻板印象;《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以徽州丝绢案的史实为原型,让观众了解明代税制等历史知识……

  古装剧“考据热”最直观的积极影响,是推动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普及。

  张巍说,观众为验证剧集中的服饰妆容、场景道具、社会礼仪等是否符合史实必须主动去查资料,这个探究的过程远比只看故事有趣、深刻得多。

  “当然剧中的历史文化元素是服务于剧情的,我更希望剧集作为一个兴趣‘入口’,让青少年保持‘考据’热情和批判性思维,从剧集走向典籍,建立起系统、宏观的历史认知框架。”张巍说。

  近年来,多部考据精良的古装剧热播,引发了一场场文旅产业升级。

  《长安十二时辰》吸引了不少观众自发研究唐代历史,乃至到西安实地寻访;《风起洛阳》的IP被开发为多种文旅业态,形成独具洛阳特色的文化标识……

  张巍认为,文旅产业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将历史场景“活化”并完整呈现,而古装剧可以把非遗、地方风物、历史典故从书本和博物馆中解放出来,变成可感知、体验、消费的产品,于是“观看剧集—探索知识—实地寻访”的过程,也就将历史和传统文化变为鲜活的人生体验。

  古装剧兴起的“考据热”,也为博物馆与影视联动创造了契机。

  中国丝绸博物馆趁《长安的荔枝》热播推出“不负古人不负卿”服饰特展;武汉博物馆认领《藏海传》中的龙首带钩道具原型为馆藏的元代“白玉苍龙教子带钩”;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趁《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发布“长安與图”吸引游客实地打卡……

  图片来自武汉博物馆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古装剧考据热读懂何以中华的兴趣入口(2)
内容摘要:互联网的发达激发了公众对古装剧进行历史考证的热情,大家把它看成一种知识的分享和传递。尹鸿说,这反过来促使创作者采取更加严谨的态度,提高作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9841.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