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古装剧考据热读懂何以中华的兴趣入口

古装剧考据热读懂何以中华的兴趣入口

发布: 2025-07-26 08:20:01来源: 剧透宝

 从《长安十二时辰》复刻唐代文物制作道具,到《梦华录》着力展示宋代茶文化,再到《长安的荔枝》参照敦煌壁画打造妆容……近年来,古装剧呈现出更加考究、真实的历史细节。

  这股“考据热”不仅提升了古装剧集的品质,更推动了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活化——从激发公众对历史知识的探求热潮,到带动文旅产业升级,正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荧屏与现实的文化桥梁,让史籍中的精粹在当代焕发新生。

  还原历史氛围渐成核心品质

  记者调查发现,古装剧“考据热”主要表现在服饰妆容、场景道具、礼仪制度三个方面。

  《长安的荔枝》平康坊坊主梳着敦煌壁画《都督夫人礼佛图》中都督夫人的同款高大半翻髻;《清平乐》还原宋代皇后的凤冠、翟衣、首饰与珍珠面靥等造型;《国色芳华》舞姬头戴的孔雀冠,原型来自西安博物院藏唐代“骑马击腰鼓女俑”……

  《唐朝诡事录》中的宝物“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复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同名文物;《清明上河图密码》细致复原了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彩楼欢门、孙羊正店等场景;《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中士绅佩戴的眼镜也能在明人所绘《南都繁会图》卷中找到对应……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虽然古装剧未必一定要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有明确朝代设定的作品应对呈现的事实、细节等方面的历史真实性有更高的追求。

  《风起洛阳》的婚礼戏遵循武周时期“男跪女不跪”的婚嫁规定;《长安十二时辰》还原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诗中“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里提到的叉手行礼方式;《梦华录》展示了点茶、斗茶、茶百戏等宋代盛行的茶文化……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即使是“架空”时代或地点的古装剧,也不能完全脱离历史胡编乱造,,而是要充分把握历史精神。

  《藏海传》虚构了一个大雍国,但参考明朝政治人文和经济体系,建立起清晰的美学风格;《琅琊榜》虚构了一个大梁国,但参考南梁的礼仪、服饰、建筑,营造出独特的古朴气质;《繁城之下》虚构了一个蠹县,但通过穿梭在青砖白瓦间的摊贩、百姓、文人墨客,还原了明代江南小城的市井烟火气。

  “近10年来,业界愈发重视运用新技术还原历史氛围与质感,这已经逐渐成为高品质古装剧的核心标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编剧张巍说。

  传统文化契合年轻人审美追求

  荷兰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近年来成了网络流行语,指代那些极致细节的考据者。而每逢古装剧热播,就会吸引一批“列文虎克”——

  《风起陇西》片头出现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品“塑衣式彩绘文吏俑”“塑衣式跽坐拱手俑”的局部;《大宋少年志2》中贵族少年头上戴的是首都博物馆藏“白玉莲瓣形发冠”;《长安十二时辰》中何执正用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列文虎克”们不但会考据文物原型,也会考据不合史实的内容:有剧集中服装的高饱和度不符春秋时期的染色技术,有剧集中女主人公佩戴的珠帘发饰过于现代,更有剧集以南北朝为背景却出现后世才传入中国的火龙果……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古装剧考据热读懂何以中华的兴趣入口
内容摘要:从《长安十二时辰》复刻唐代文物制作道具,到《梦华录》着力展示宋代茶文化,再到《长安的荔枝》参照敦煌壁画打造妆容近年来,古装剧呈现出更加考究、真实的历史细节。 这股考据热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9841.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