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行业剧中百态众生相兼谈类型创作得与失(2)

行业剧中百态众生相兼谈类型创作得与失(2)

发布: 2025-07-26 06:50:01来源: 互联网

  与过度奇观化并行的另一偏差,是过度情感化的叙事倾向。部分行业剧中,爱情纠葛与家庭矛盾等情感问题被过度强化,原本应居于核心的职业现实与职场关系则被边缘化。近期,多部行业剧开篇都安排了女主角陷入伴侣出轨事件,甚至将其作为主线剧情推进,冲淡行业故事。这一创作方式在诸多行业剧中屡见不鲜:主角的私人情感问题常常成为叙事重心,而行业本身的运行逻辑与专业张力却被简化。这种以情感为中心的创作手法,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戏剧性与代入感,但也稀释了行业剧原本应有的现实质地。

  这些现象的成因,既与当下剧集创作周期紧张有关,也与创作常缺乏深入的行业实地调研相关。相较于行业专业领域的艰深与陌生,奇观叙事、情感叙事因具备戏剧技巧或生活经验,更容易驾驭,自然成为不少创作者退而求其次的安全路径。行业剧之所以有其特殊魅力,并非仅因职业设定的新奇,而在于它能通过职业切口,反映真实世界更复杂、更立体、更多样的人生故事。一旦脱离行业逻辑与现实基础,仅以奇观制造冲突、用情感牵引注意,行业剧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便会被大大减弱。

现实主义传统所倡导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理念,在行业剧的创作中尤为凸显

  推动行业剧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故事的新意与讲述的新意当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让行业剧的本质特征更突出、更亮眼。行业剧的核心,始终在于要把握好职业现实与戏剧艺术并举下的行业书写与人物塑造。

  行业剧的专业书写,不仅是指呈现职业流程的真实,还需要深入描绘职业生态,从职业角度折射出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同时,真正打通行业与观众之间情感联系的关键,还在于将专业语言转化为观众可以理解、可以共情的日常经验。《底线》《无尽的尽头》等便在这一点上可圈可点:这些剧集以基层法院、检察院为基点,串联起数个案件,从借贷、离婚、拆迁、抚养权争夺到职场性骚扰、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盗窃,所涉及的问题均贴近大众生活。而剧中“法律不能审判法律之外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阻止悲剧再次发生”“审判不是为了报复恶,而是为了提振善”“未检工作是个有开头没尽头的工作”等台词,不只是点亮剧情的金句,更是润物无声的普法。在故事专业性与可感性的融合中,法律不再遥不可及,而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行业剧中的人物塑造,归根结底应扎根于职业现实之中,呈现那些在岗位上奔忙、在生活中沉浮的鲜活个体。现实主义传统所倡导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理念,在行业剧的创作中尤为贴切。相较于通过极端情节和角色设定提升戏剧强度,更可贵的是在日常中描摹出职业的精神气质与人的情感温度。《问心》中有一幕医生回忆自己第一次面对病人离世的经历,几位医生语气平静,却字字沉重,那些遗憾与责任感共同构筑起对医生这一职业任重道远的注解。而在展现从业者的同时,行业剧中的另一类关键角色——被服务者,也同样构成了作品情感维度的重要支点。《以美之名》透过整形外科医生的视角,不仅关注技术操作,更关注病人的心理隐痛与审美焦虑;《安家》以房产中介的日常为切入点,串联起不同人群的购房故事,从而勾画出一幅城市生存状态的群像画卷。行业剧写的不只是职业,更是借由职业关系,传达个体命运与时代生活的交汇与回响。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行业剧中百态众生相兼谈类型创作得与失(2)
内容摘要:与过度奇观化并行的另一偏差,是过度情感化的叙事倾向。部分行业剧中,爱情纠葛与家庭矛盾等情感问题被过度强化,原本应居于核心的职业现实与职场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983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