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行业剧中百态众生相兼谈类型创作得与失

行业剧中百态众生相兼谈类型创作得与失

发布: 2025-07-26 06:50:01来源: 互联网

资料图片

  近年来,我国行业剧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一批兼具职业风采与现实关怀的佳作,医疗题材剧如《问心》《以美之名》、司法题材剧如《无尽的尽头》《底线》等,都引发了观看与讨论的双重热潮。从医院上下到法庭内外,从乡村田野到都市楼宇,行业剧往往以某一职业角度观照百姓生活的某一剖面,呈现出更广阔的世态万千,这类剧集也因此成为观察中国、理解中国的一面镜子。

  整体呈现出更具多样化、立体化的创作走向

  职业是当代人最重要的社会身份之一,,是个体融入社会、参与时代的主要方式,行业剧的独特魅力,既在于对行业面貌与技能的呈现,也在于对从业者风采乃至职业价值的刻画。在现实题材创作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剧呈现出了新故事与新叙事并进的双重演化趋势。

  故事创新方面,行业剧对传统职业的书写与时俱进,紧贴社会发展。《成家》引入大数据技术赋能婚介服务,《绝密较量》将高科技与反间谍侦查结合,《无尽的尽头》关注司法领域的未成年人保护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都是典型的题材拓展。还有以往较少被影视塑造的职业也开始被呈现,《三悦有了新工作》的殡葬业、《蛮好的人生》的保险业,《以美之名》的医美行业,这些作品拓宽了行业剧对职业门类的关注视野,使一些长期被边缘化、被标签化的职业获得了更加立体的呈现。同时,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也为行业剧的题材开发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赤热》聚焦芯片研发,展现高科技攻关背后的个人担当与社会使命;《梦想城》围绕大数据领域,讲述了新兴行业的国际竞争和创业突围。这些都是行业剧根据社会日新月异的产业迭代而进行的题材创新。

  除了故事求新之外,行业剧在叙事结构上也不断突破,类型融合成为常态。《警察荣誉》《非凡医者》等将行业题材融入成长故事是一类常见模式,让观众以新人视角进入专业场域,在展现职业风采的同时也关注年轻人的求索与成长。还有“行业+悬疑”如《绝密较量》,以紧张的叙事节奏强化国安工作的非同寻常;“行业+喜剧”如《仁心俱乐部》,用轻喜剧调性缓释医疗行业本身的沉重和压力。这些叙事上的创新尝试使行业剧具备了更多的表达内容和更丰富的美学形式,整体呈现出更具多样化、立体化的创作走向。

  出现以过度奇观化与情感化为典型的创作症候

  尽管近年来行业剧故事创新不断,类型持续拓展,但作为现实题材的重要构成,行业剧在与现实社会对话的过程中,仍显露出一定的表达局限与创作偏差。按理说,行业剧从职业视角切入真实社会,映射时代精神与生活百态,其创作逻辑本该天然承接现实主义传统。然而,在部分作品中,行业剧的现实基调却被削弱,出现了以过度奇观化与情感化为典型的创作症候。

  所谓奇观化,是指剧集中存在着刻意制造冲突或噱头,牺牲行业真实性与逻辑合理性,转向猎奇化、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削弱了行业剧应有的专业度与可信度。例如某税务题材剧开篇即设置稽查人员与涉税企业老总结为儿女亲家的桥段,并在两亲家见面谈婚论嫁的饭局上突发稽查与被稽查的情节,虽富有戏剧张力却使人物关系流于巧合,情节推进显得牵强。类似的还有某婚介题材剧中出现宠物相亲的误会情节,虽意在轻松幽默,却落入段子化、夸张化的浅层表达,将本可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简化为轻薄笑料。不少行业剧中,从业者本身人生际遇的鸡飞狗跳、跌宕起伏太过突出,导致行业的深度与社会问题的厚度往往让位于抓人眼球的片段,最终使得观众难以建立对行业的真实认知与情感共鸣。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行业剧中百态众生相兼谈类型创作得与失
内容摘要:资料图片 近年来,我国行业剧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一批兼具职业风采与现实关怀的佳作,医疗题材剧如《问心》《以美之名》、司法题材剧如《无尽的尽头》《底线》等,都引发了观看与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983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