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从想唱就唱到让我来唱素人音乐综艺困境与突破(2)

从想唱就唱到让我来唱素人音乐综艺困境与突破(2)

发布: 2025-07-11 16:41:19来源: 互联网

  而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端逐渐成为音乐传播的主阵地。在投票机制上,《让我来唱》顺应当下媒介形式的变化,巧妙地将当年“超女”的短信投票数量,转化为直播间的点赞量与人气值。这种设置更契合当下观众的互动习惯,实现了节目在大小屏之间的融合传播,并激发出多重话题效应。此种模式的创新,不仅突破了自《中国好声音》以来“大制作、强包装”的创作惯性,也为选手与观众之间建立了更为真实和即时的互动关系,使音乐综艺回归“去滤镜、去包装”的真实表达。

  素人音综的“音乐失语症”

  而概念超前、模式先进的《让我来唱》表现如何呢?这部看起来话题点拉满的综艺反响平平,既没有出圈的歌,也没有出圈的歌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失去华丽包装的素人音综,又该怎么做才能让观众记住?

  音乐类综艺自出现至今,一直是各大电视台与网络平台的创作重点和热度保障。近些年短视频与网络直播迅速崛起,大大压缩了长视频综艺的生存空间。音乐综艺的发展路径也由早年的多样化快车道,转向当下以“综N代”为代表的模式复制。《我是歌手》(后更名为《歌手》)自2013年开播以来,虽已历经十季,却始终保持着不俗的收视热度与口碑表现。究其原因,是人们对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喜爱。

  而作为一档以“音乐”为核心的素人综艺,《让我来唱》在形式上虽然回归了“全民无门槛”的初衷,但在实际呈现中出现了“话题”大于“音乐”的倾向。从选手的标签化塑造,到评委间的争锋相对,再到对情绪的反复渲染,节目似乎更在意如何制造“热搜”与“爆点”,而非静心去呈现一首歌。音乐似乎只是话题的“背景音”,歌声也成了引发泪点或冲突的情绪引子。

  对比20年前的《超级女生》与当前的《让我来唱》,本质上都是以舞台为场域,对女性形象进行再叙事。长综艺的核心竞争力是塑造“人物”,但粗暴的标签化剪辑恰恰扼杀了人物的立体性。尽管选手众多,观众却记不住任何一张鲜活的面孔。节目给每个选手贴上“逆袭”“逆袭失败”“黑马”等标签,用碎片化的镜头去强化这些刻板印象,却忽略了选手们在音乐表达上的独特性,缺乏对其音乐风格的讨论。例如,节目以“直播演唱”为切入点,但导师依旧在以舞台标准评判直播演唱,对直播中的演唱方式、互动技巧等专业特性没有深入解析,这种创作惰性导致节目与“划走即忘”的短视频无异,彻底浪费了长综艺应有的叙事容量。当复杂的竞争赛制占据了节目主线,音乐却退居配角时,我们不得不追问:这,还是一档音乐节目吗?

  回望从《超级女声》到《让我来唱》的20年,流行音乐不仅陪伴了几代年轻人的成长历程,更通过节目重塑了时代的音乐文化图景。从20年前的“想唱”,到20年后的“敢唱”,素人音综折射出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对音乐、对表达、对普通人登台权力的捍卫。音综的舞台,不应沦为模式化的造星工厂,而应真正交还给那些想唱、敢唱、真唱的新生代,用更有格局的创作视野,展现出新时代的好歌声。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原标题:【从想唱就唱到让我来唱素人音乐综艺困境与突破(2)
内容摘要:而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端逐渐成为音乐传播的主阵地。在投票机制上,《让我来唱》顺应当下媒介形式的变化,巧妙地将当年超女的短信投票数量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855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