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星闻 > “巴伐利亚回响——2025上海大剧院歌剧节”国庆长假唱响(2)

“巴伐利亚回响——2025上海大剧院歌剧节”国庆长假唱响(2)

发布: 2025-09-30 16:15:01来源: 互联网

所以,音乐会形式是展现这部歌剧特质的理想方式。这并非为了巡演的折衷选择,而是追求以纯粹的方式展开一场“声乐对决”,带来了高度凝练的聆听体验。这部描绘内心风暴的歌剧,在音乐会形式中,嫉妒、操控、爱情与绝望的音乐主题和声乐叙事更为直接地触及观众。由音乐引领情绪,将是更为内省的观看方式。

上海演出的唱将阵容中,阿森·索戈莫尼扬在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演出时获评“最具潜力的奥赛罗”,,艾琳·佩雷兹2014年在休斯敦大歌剧院首次饰演苔丝狄蒙娜,十年来,她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顶级剧院演出该角色,被誉为“理想的苔丝狄蒙娜”。

“荷兰人”不止于一场演出

瓦格纳的名字和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不可分割,这次,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集精锐艺术家来到上海,金秋的歌剧节上演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多尼看到今夏拜罗伊特音乐节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上海引发的轰动,他认为中国公众越来越倾向于欣赏具有音乐难度和哲学深度的作品。《漂泊的荷兰人》是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虽是瓦格纳早期作品,但这是作曲家开启“乐剧”改革、艺术走向成熟的第一部代表作。

本次演出的版本由彼得·康维奇尼执导,他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歌剧导演之一,以大胆解构古典作品的舞台表达而著称,他把瓦格纳的歌剧置于当代语境中,以贴合当代议题的方式诠释音乐。第一幕船员的登场犹如从伦勃朗的画作中走出,而第二幕故事移植到贴近当代生活的现实场景中。导演试图让演出看起来是日常化的,打破瓦格纳被“供奉”的状态,重建经典与当代人的处境相关联的叙事。

这版《漂泊的荷兰人》不仅关联经典与当下,同时关联着中德两种文化。多尼谈到,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存在于音乐、情感与叙事的交汇处,这些元素具有跨文化的力量,使得歌剧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交流的媒介。前年,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罗恩格林》,如今,《漂泊的荷兰人》和《奥赛罗》音乐会在浦江畔唱响,这些演出的意义远不止于舞台和剧场,更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共同创作与相互学习基础上的艺术对话。他特别提及中国歌唱家低男中音李晓良出演《漂泊的荷兰人》、青年男高音张龙出演《奥赛罗》,以及近年来加入或与歌剧院合作的中国艺术家们,为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和歌剧艺术带来日益全球化的局面——“这既是自然而然的演进,也展现歌剧艺术正在有意识地拥抱一个更多元包容的未来。”(文汇报记者 柳青)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原标题:【“巴伐利亚回响——2025上海大剧院歌剧节”国庆长假唱响(2)
内容摘要:所以,音乐会形式是展现这部歌剧特质的理想方式。这并非为了巡演的折衷选择,而是追求以纯粹的方式展开一场“声乐对决”,带来了高度凝练的聆听体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5933.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