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星闻 > 《生万物》:在恋土情结中深情回望民族根魂(2)

《生万物》:在恋土情结中深情回望民族根魂(2)

发布: 2025-08-27 14:55:01来源: 剧透宝

在天牛庙村,尽管“土地不说话”,但土地与粮食却是深度绑定人际关系的主轴,也是人与人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人物塑造上,《生万物》以“粮”为核心建构多生态的农民群像。无论是宁学祥、费左氏、宁可金等地主老财,还是封二、大脚、铁头、封四、费大肚子等锄地户子以及费文典、杜先生等革命者,通过深度挖掘人物的心理特点、行为动机和精神归宿,让每个角色足够立体饱满,铺展乡土社会以亲缘和血缘为纽带的人物关系图谱。其中,话剧演员出身的倪大红演活了地主宁学祥的历史复杂性。他坚信“粪是粮之魂,粮是粪之精”而粪筐不离身,视地契比性命更重要,宁肯舍弃闺女的“贞洁”也不愿卖地赎人,宁愿背信弃义也不肯给佃户减租减息,这不仅是一种超越土地依赖的极度贪欲,更是对旧时代资源分配不公的具象体现,与佃户们之间日积月累的种种矛盾也直接触发了广大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

同样被观照的还有一众农村女性形象。与同为地主东家的宁学祥不同,费左氏的性格底色是宽厚的,因而可以在费文典的劝说下释放永佃权、开仓放粮接济难民,但早年守寡临危受命撑起费家上下、守住满囤粮仓的沉重家族责任感,以及愚昧的封建礼教和女性的贞洁观念深深地绑住了她,一步步被推向孤苦伶仃的疯癫结局。作为佃户家长女,银子有种逃不脱宿命的悲苦,终以一筐地瓜干和半月粮的微薄“身价”,委身于比自己父亲年龄还大的宁学祥,不少网友将其概括为“懒惰的爹,病重的娘,一群嗷嗷待哺的弟妹和成不了亲的男友”。而即便是此般的破碎人生,嫁入宁家后的银子也自有主张,彰显出一副不认命的倔强劲儿。此外,淳朴善良的大脚娘、替姐代嫁的苏苏、尖酸刻薄的铁头娘、油嘴滑舌的封四媳妇等,面对土地与粮食这一温饱生存的根本问题时,她们各自展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

在叙事策略上,该剧在开拓文化意义的同时兼顾大众审美,以深情的文化关怀将乡土故事的喜乐悲苦娓娓道来。

一方面,该剧自始至终以“土地”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将戏剧冲突集中在佃户与地主、村民与“马子”土匪、中国人与日军之间对土地资源与生存权利的争夺,进而揭示人与土地之间互为依托的恋土情结。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对于中国人来说,土地不仅是关乎春耕秋收、生存温饱的物质性依存,更是婚丧嫁娶、万物新生的意义场所和精神归属。春去秋来,四季流转,村口天牛石的象征意味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电视剧作为大众文艺产品,采用轻喜剧的表演风格是符合当下观众审美趣味的有效创作策略。林永健和迟蓬饰演的佃户老农封二夫妇,以高超的演技几乎承包了剧中的笑点。封二那既抠门又勤恳的农民形象,憨态可掬,可爱可亲,让不少观众忍俊不禁,而封家人在充满悲苦的生活中淬炼出一种乐观豁达、互助携手的生活态度,更令人动容。曾执导《铁齿铜牙纪晓岚》《傻春》《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芝麻胡同》等京派电视剧的导演刘家成尤为擅长喜剧情节和家庭叙事,在《生万物》中坚持回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发掘中国人最淳朴、最清亮的品质,以家庭故事完成对民族苦难史的情感追忆和温暖召唤,以乡土情怀为链接实现情感公约数的最大化。

当然,该剧也暴露出制作的细节问题。比如,不少观众批评杨幂“不够农民”的妆造形象与表演技巧,演员过多使用“俺”“办饭”“啦呱”等山东俗话而显得表演痕迹过重,部分场景过于追求情节激烈或凸显角色而欠缺现实逻辑,诸多问题直指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度和力度有待进一步开掘。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生万物》:在恋土情结中深情回望民族根魂(2)
内容摘要:在天牛庙村,尽管“土地不说话”,但土地与粮食却是深度绑定人际关系的主轴,也是人与人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人物塑造上,《生万物》以“粮”为核心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313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