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手回忆,拍摄期间,演员们为了演好角色,纷纷贡献自己的想法。朱龙广从一位老游击队员讲述的“土坦克”故事里汲取了灵感。当时日军有三八大盖、重机枪,火力很猛,作战时,我军根本接近不了日军炮楼,为此老乡们发明了“土坦克”——把木头打成桌子的形状,把浸湿的棉被盖在上面,好让子弹打不透,游击队员藏在“桌子”下面,一点点向日军的炮楼逼近,最终炸掉了炮楼。 任旭东希望《地道战》兼具故事性,强调观赏性。他告诉刘江,希望“汤司令”这个角色“越夸张越好”,这与刘江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刘江偷偷做了副假牙戴上去见导演,收到任旭东连声称赞:“就这样,这样好!” 影片成功是集体力量的功劳 《地道战》采取纪录片和故事片相结合的叙事模式。影片开场就是一个在地道里拍摄的运动长镜头,观众的目光跟随镜头,能看到弯弯曲曲的地道宛如一条潜伏的巨龙,随时要将敌人吞没。 张勇手回忆,片中高家庄的外景是在河北冉庄、李庄、唐庄等取景拍摄的,但地道里的战斗,其实是在八一厂搭景拍摄的。美工用木板搭建了几层楼,再喷上土黄色做成地道空间,还留出足够空间供拍摄时摆放灯具、方便摄影机的调度,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为了演好角色,演员们都极为努力。高传宝从两层楼高的大杨树上跳下,26岁的朱龙广第一次跳得不理想,导演让他再跳一次,结果朱龙广第二次跳下时摔裂了右腿关节。 影片中汤司令的那句“高,实在是高”,至今仍然流行。而刘江曾在生前的采访时透露,这句台词原本并不在剧本里,而是他在和别人闲聊时无意中听到的,后来排练时,他突然蹦出这句台词,效果很好,当场就被导演采用。 “当时拍摄时间紧,大家都很紧张。”张勇手说,但演员们身上都有很强使命感,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派,都希望尽最大努力把角色演得鲜活生动,“《地道战》的成功,是集体力量的功劳。” 《地道战》中除了有真实的作战场面,有生动鲜明的角色塑造,有精彩鲜活的台词外,片中豪迈激昂的歌曲《地道战》和邓玉华演唱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歌曲也红遍大江南北。为了写好主题曲,作曲家傅庚辰来到剧组驻地,与大家同吃同住,一起钻地道睡大炕,感受当时的战斗生活。任旭东也参与了《地道战》的作词,1963年,他曾听过一位70多岁的老民兵唱起高平村的“地道战歌”,很受启发,最终跟傅庚辰一起写下了歌词:“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创作者寄语 “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我虽然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但我参加过解放战争,我深知抗日战争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张勇手说。1934年出生的张勇手,饰演过《奇袭》的志愿军侦察连长方勇、《林海雪原》的团参谋长少剑波、《南征北战》的解放军高营长、《英雄虎胆》的侦察参谋耿浩。饰演这些英雄人物也给他注入了精神能量。 “拍摄《地道战》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提起当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91岁的张勇手一下子变得非常激动,他攥紧拳头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继承老一辈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最终击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努力工作,创造最好的条件来发展和守卫我们的祖国。”(北京日报记者 王金跃) |
原标题:【《地道战》:军教片拍成爱国主义经典(2)】 内容摘要:张勇手回忆,拍摄期间,演员们为了演好角色,纷纷贡献自己的想法。朱龙广从一位老游击队员讲述的“土坦克”故事里汲取了灵感。当时日军有三八大盖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1818.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