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抗战报国心,华彩壮歌颂英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历史,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御外敌,谱写出一曲曲英雄壮歌,历经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文艺作品是抗战洪流中的重要力量,涌现了一大批经典力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题材更是佳作迭出,其中浸透的伟大抗战精神,在华夏儿女血脉中代代传承。9日起,北京日报推出《壮歌》系列报道,重温那些抗战文艺经典中的浩然正气和热血忠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昂扬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观影人次超30亿!即便放在世界电影史上,,电影《地道战》取得的纪录也屈指可数。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张勇手、刘江等主演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地道战》自1966年元旦全国公映后,滋养了无数观众,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心中的爱国主义经典之作。 片中饰演区长赵平原的91岁电影艺术家张勇手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自豪地说:“我为能参加这样一部经典电影而感到激动、骄傲和自豪。” 只有四位演员是八一厂的 1963年初,上级指定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摄《地道战》。一年前,由八一厂制作的军事教学片《地雷战》公映后轰动一时,上级希望把《地道战》也按传统教学片来拍,既要体现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让观众看后能学到一些基础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的方法;又要求摄制组运用故事片形式进行拍摄,让影片好看、生动。 曾执导《奇袭武陵桥》等多部军教片的任旭东接受了拍摄任务,并负责指导写剧本和派人深入冀中平原采访。任旭东曾有两次挖地道炸炮楼的真实经历,他经过思考,从当年冀中平原用地道战抗击日军侵略最出色的“英雄村庄”河北正定县高平村,和该村一位因杀敌英勇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村民身上获得灵感和素材。1965年春,任旭东用一个星期写出了分镜头剧本,审查通过后边拍边改,5月20日正式开机,9月拍完。 “我是临时被派到《地道战》剧组的。”张勇手笑着回忆。虽然该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负责制作,但八一厂演员只有四位,分别是饰演赵平原的张勇手、饰演日本陆军队长山田的王孝忠、饰演伪军司令汤丙会的刘江以及饰演假武工队长孙进财的谢万和。其余演员都是当时工程兵烽火文工团的演员,其中包括饰演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朱龙广。 拍摄《地道战》时,张勇手只有三十出头,赵平原却是一个中年人,为此,张勇手为角色外形设计了两个特点:一是粘上胡子,增加角色的年龄感;二是他看到平原地区很多人都喜欢把毛巾裹在头上,他抓住这个特点,也用在了赵平原身上。 生动诠释“人民战争”的含义 拍摄启动,剧组开赴河北清苑的冉庄。张勇手至今仍清楚记得自己钻进真正的地道时的感受:“地道战是平原地区特有的作战方式,是当时发展游击战争的一个很重要的战法——你打不到我,但我能打得着你,目的就是要把敌人引到我们的打击范围之内,再狠狠地消灭。虽然后来敌人发现地道后,采取了烟熏火燎、灌水等办法,但我们都有办法来应对。” 张勇手表示,地道战是中国老百姓发明创造的,很好地诠释了“人民战争”的含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下,所有人都是战斗员。“兵民是胜利之本,这句话用在《地道战》中最准确。看了《地道战》,你能很好地领会毛泽东思想中‘论持久战’和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伟大力量,也是我们抗战能取得胜利的法宝,很了不起!” |
原标题:【《地道战》:军教片拍成爱国主义经典】 内容摘要:浴血抗战报国心,华彩壮歌颂英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历史,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御外敌,谱写出一曲曲英雄壮歌,历经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1818.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