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等众人在绝境中曾恐惧、挣扎,却在目睹暴行后选择想方设法守护、传递罪证底片……在此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中国人的勇敢与韧性,彰显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的精神品质;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雨花台、挹江门、光华门、中山门、中华门……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一首南京童谣,一连串南京地名,点燃了片中人物反侵略的斗志,成为爱国主义情怀最生动的注脚。 主创团队认为,保存日军屠城罪证并非一个孤胆英雄独立完成的事情,而是群策群力、团结一致才得以完成的壮举,因此影片从群像视角切入,着力展现小人物的无畏精神、团结意志和家国情怀。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一张张照片、一帧帧光影,揭开抗战往事,传递深刻昭示。 在拍摄前,主创团队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城墙博物馆等地调研,查阅历史照片、书籍文献和纪录片等大量资料,并着重参考了华东照相馆、秦淮照相馆等原型故事。 “我们尽可能做到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呈现当时当地真实发生的事件,让故事更具力度和厚度。”申奥说。 影片中,躲藏在照相馆里的人们将底片护送出城。现实中,南京城内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把16张日军拍摄的照片装订成册,后由爱国青年吴旋接力守护这些珍贵影像,才有了南京大屠杀案“京字第一号证据”,也成为战后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铁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罗瑾和吴旋保存的16张照片,作为法庭审判的重要物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电影中出现的日军掠夺城砖的情节,也改编自真实历史。日军当年掠夺的城砖用于建“八纮一宇”塔,建造该塔总共从海外掠夺石材370多块,其中从中国掠夺的有200多块,从南京掠夺的有4块。 “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八纮一宇’塔如今被包装成‘和平之塔’,日本右翼势力依然在用错误的历史观影响日本年轻一代。”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说,宣传南京大屠杀真相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不少观众通过影像关联现实,感受到历史真相的分量。 有观众评价,照片穿过战火,,电影跨越时空,让课本中的文字变得更加鲜活,让孩子了解先辈的勇敢与无畏,更知和平时代的珍贵、吾辈自强的意义。 而引发无数观众共鸣的一条影评是——“影片并非没有彩蛋,当你走出影院,看到今日盛世中国的真实图景,山河无恙、万家灯火,这就是电影的最大彩蛋。” 策划:张晓松 主编:林晖、孙闻 记者:邢拓、蒋芳、许晓青 文中海报均来自片方 |
原标题:【文化新观察·聚焦暑期档|主创谈电影《南京照相馆》:守护不能忘却的历史真相(2)】 内容摘要:老金等众人在绝境中曾恐惧、挣扎,却在目睹暴行后选择想方设法 守护 、传递罪证底片……在此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中国人的勇敢与韧性,彰显团结一致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0677.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