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的文化元素为观众提供了亲近感。我看到神笔出现时,马上想到了儿时读过的《神笔马良》,网生代的观众则可能把“神笔”视为网文里的“金手指”,虽然剧中的“神笔”和马良的神笔或“金手指”的功能并不完全一样,却能增进观众对作品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更重要的是,剧作鲜明的主题和叙事框架,为多样文化内容融为一剧提供了结构和逻辑,使这些单看并不“新”的元素有了全新的整体面貌和审美气度。 贴合儿童审美 从表现手法看,《运河幻游记》兼顾了北京曲剧和儿童剧两者的要求,但又不为成规所囿。京腔京韵,委婉动听,又加入了国风摇滚、说唱等现代音乐新元素,而且,创作者在歌词和节奏上都突出了趣味,在出现频次和时长上则保持了节制。我以为,这是符合儿童特别是当代快节奏生活下小观众接受心理的。 该剧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使运河浪潮、水花的呈现,以及神兽法术的施展都取得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而画中仙的插科打诨,“快递员”的穿越语言,以及小白龙的轮滑鞋,都不失为新意满满的亮点,长在了当代儿童的审美上。这充分说明,北京曲剧乃至传统戏曲和儿童剧的结合,完全可能实现1+1>2的效果,而其关键之处不是点缀一些新概念,而是在于立足当下儿童的审美和接受心理,用剧种的艺术语汇演绎儿童爱看的故事。 当然,《运河幻游记》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作为全剧主体的小船头寻父故事,究竟是梦境还是幻境,剧中没有明确交代,较真的小观众可能会问“她做梦了吗”“梦醒了吗”;小麒麟、保罗、小船头和九婴怪,在剧中都经历了内心成长,认清了自我,特别是小船头从懦弱地离开小伙伴到回到九婴怪的恐怖洞府,和保罗合作解救小白龙和小麒麟,更是一次关键性转折和主题升华,是全剧最打动人的地方,该剧对此的舞台处理尚有拖泥带水之感,情节和情感线条不够清晰,小船头内心冲突的外化还不够鲜明有力。 再如,,作为一部儿童剧,隐喻和互动都是表达主题不可或缺的手段,该剧在这方面有所运用,但隐喻似还没有达到看得破说不清的艺术境界。现有的几次互动起到了调动氛围的作用,却还没有真正成为内在于叙事的情节构件。而作为一部戏曲儿童剧作品,还可以在音乐方面加以改进,争取创作出具有传唱潜力的童谣或简短的北京曲剧唱段,这将进一步提高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期待《运河幻游记》在不断打磨中越演越精彩,成为北京曲剧和儿童剧双向奔赴的典范之作。 (胡一峰 图片来源/北京市曲剧团) |
原标题:【小船头运河奇遇:一场献给孩子的人生漂流(2)】 内容摘要:多样化的文化元素为观众提供了亲近感。我看到神笔出现时,马上想到了儿时读过的《神笔马良》,网生代的观众则可能把“神笔”视为网文里的“金手指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067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