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聊斋:兰若寺》是我期待已久的“暑期档”潜力股。全片以蒲松龄夜宿兰若寺为引,道出五个经典的聊斋故事。观影之前,我非常好奇这些不相关的故事要怎样串联在一起才能自洽,不同的导演风格要怎么衔接才能不突兀,整部影片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尾才能保持完整性。看过之后,我发现影片主创团队确实有些巧思,画面也延续了追光动画一贯的高水准,但不得不说,影片在故事层面的缺陷导致了这部“拼盘式”电影没能呈现出“拼好片”的模样。 画面高水准 毛毡有新意 追光动画自开山之作《小门神》起,就对画面制作有着极高要求。前期作品虽然票房不尽理想,但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直到《白蛇:缘起》爆火,追光动画走上了“传统故事+现代改编+技术加持”的发展之路,通过“新传说”“新神话”“新文化”三大系列打造出自己的电影宇宙。 《聊斋:兰若寺》的画面精良,虽然五个分集故事的画风各不相同,但无论是毛毡风、童趣风,还是古典工笔、中式怪诞,都能给人带来极佳的视觉享受。《崂山道士》大胆创新,首次采用毛毡风格,毛茸茸的质感加上“Q弹”的动态效果,让整个故事非常讨喜,趣味十足。《莲花公主》用光怪陆离的场景打造出一幅充满童真的梦中世界,两个孩子的造型非常可爱。《聂小倩》将经典的人鬼情移植至民国时期,乱世战火中的旗袍和中山装让原著故事别有了一番滋味。《画皮》则借鉴工笔画,在构图、光影、色调方面更为考究,清冷中透着一丝诡谲,与故事本身的调性完全契合。而《鲁公女》中呈现出的冥界幽静肃穆,彼岸花在路边盛放,亡灵在天灯的指引下走向奈何桥,黑白无常和孟婆身形巨大、神情威严,满足了观众对此类场景的想象。可以说,仅从视觉效果看,《聊斋:兰若寺》绝对称得上优秀。 结构有巧思 受众却成谜 故事结构方面,《聊斋:兰若寺》做出全新尝试,以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包裹不同内容的短片,模式类似于此前的《荒蛮故事》、“我和我的”系列电影,以及《大世界扭蛋机》《中国奇谭》短片集,但又不完全相同。 片中,《井下故事》是串联起五个分支故事的主线,蒲松龄被灵蟾上人和玄龟子两个精怪抓入兰若寺古井底,被迫成为二者“故事比赛”的裁判。灵蟾和玄龟道出的故事,借井底水幕呈现画面。这时,影片中建立起的“银幕”与现实中的“银幕”合二为一,观众站在蒲松龄的视角上,和他一起审视一个个徐徐展开的故事。不同的是,蒲松龄为了活命,必须对每个故事进行“客观”评价,要夸得巧妙、批得含蓄,做个八面玲珑的“端水大师”,颇有行业自嘲的意味。但观众却不必如此,“拼盘式”电影必然会引发大家对不同篇章的比较,虽然影片试图用“比稿”的方式来中和这种参差,但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崂山道士》和《莲花公主》的故事过于简单,,前者讽刺急功近利,后者赞颂童真勇气,二者都有明显的“子供向”(面向儿童的作品)特征,非亲子观众看到这样的开场,难免会因故事的低幼而失望。等到《聂小倩》《画皮》《鲁公女》,无论是其表达的乱世人鬼情、至亲至疏夫妻情、轮回转世的爱情,还是画面中的魑魅魍魉,又都不适合低龄群体观看。影片所宣传的“全年龄段适配”,实际是“两头不讨好”。 |
原标题:【《聊斋:兰若寺》 美则美矣未尽善焉】 内容摘要: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聊斋:兰若寺》是我期待已久的“暑期档”潜力股。全片以蒲松龄夜宿兰若寺为引,道出五个经典的聊斋故事。观影之前,我非常好奇这些不相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0057.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