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澄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观众分层:一线城市观众仍愿意尝试新片,但到了二、三线城市,观众对港片已显疲态:“总是那几张熟面孔,缺乏新鲜感,新演员又没辨识度”。值得警惕的是,观众并非看完觉得不好,而是 “根本不会走进影院”。 香港电影失去内地市场,带来的影响会比港片创作在走下坡路来得更为严峻。碍于香港本土市场的体量,大部分香港电影赚钱要背靠内地市场。失去内地观众如同失去半壁江山。
导演坦言,除了两位演员都会讲粤语,这对演员组合有出于市场的考虑,希望让香港和内地的观众都有熟悉的演员,让演员在不用的市场发挥各自的号召力。
新晋导演或可以拍更多“娱乐片” 上世纪 80 年代,每次写完剧本、敲定分场后,总会反复琢磨:‘这样会不会不好看?那样是不是更精彩?再加点东西会不会更吸引人?’始终在思考作品能否让观众觉得好看、能否为观众带来娱乐体验。” 在他看来,年轻导演若能在题材上实现转型,将为行业带来新的转机。
实际上,他跟吴炜伦、陈茂贤等很多导演交流时,发现大家其实没有刻意往社会议题的方向创作。不过他也觉得,在作品中融入社会观察是一件好事。从香港电影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循环。比如新浪潮时期的许鞍华,年轻时也拍过一些社会议题作品,“可能到了一定年纪,大家都会有想表达的东西”。
|
原标题:【投资方陷危机,内地市场不买账,港片还有救吗?(2)】 内容摘要:在庄澄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观众分层:一线城市观众仍愿意尝试新片,但到了二、三线城市,观众对港片已显疲态:总是那几张熟面孔,缺乏新鲜感,新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2991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