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星闻 > 导演早川千绘:幻想对人来说就是一种“救赎”

导演早川千绘:幻想对人来说就是一种“救赎”

发布: 2025-05-27 20:25:02来源: 凤凰网娱乐

继四年前的《岁月自珍》获得“金摄影机特别提及”之后,导演早川千绘带着新作《雷诺阿》第三次踏上戛纳电影节的红毯。这一次,她讲了一个更为私密也更为微妙的故事——一位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女孩冲田富士(铃木唯 饰),如何在家庭的疏离、现实的孤独中,逐步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幻想王国。

导演早川千绘:幻想对人来说就是一种“救赎”

我们在戛纳的滨海大道旁专访了导演早川千绘,从影片的片名谈到她对家庭的理解,从孩童视角到“成年人的成长”,早川千绘用一种安静而克制的方式,展开对情感、时代与文化边界的观察与提问。

:雷诺阿是知名的法国印象派画家,但这个故事基本上与他没有太大关联,也不发生在法国。为什么会用“雷诺阿”这个片名?

早川千绘:这部片讲述的是一个八十年代生活在日本的女孩的故事,雷诺阿,其实这也是我在创作初期的灵感之一。我觉得“形象不一致”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它让人出乎意料。一开始我就想用一个没有太多含义、没有直接关联剧情的片名。

小时候,我被雷诺阿的画作《伊雷娜·卡昂·当韦尔小姐像》深深吸引,父亲给我买了这幅画的复制品。这也是影片中的一段个人轶事。影片中的小女孩也缠着她父亲买雷诺阿的复制品,所以我就想把这部电影叫做“雷诺阿”——故事与画作或艺术家雷诺阿之间的联系并不深远。雷诺阿在日本特别受欢迎,20世纪80年代,许多家庭的墙上都能看到他的画作复制品。这些复制品象征着日本当时对西方的崇拜和“迎头赶上”的渴望。

但自从电影在戛纳放映后,我收到了很多反馈。有人提到影片像印象派画作一样,由许多“点”组成,最终形成一幅完整图景。我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这种意义其实是我拍完电影之后才意识到的,但也正因如此,我觉得这个片名最终变得非常贴切。

另外,这一次我没有设定任何主题。因为我之前的电影,比如《岁月自珍》,主题都很明确。这次我想尝试一部完全以“情感”驱动的电影。拍摄过程中我也不知道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就像闭着眼在捏陶土。

:影片的为什么会选择日本经济泡沫的时期?

早川千绘:我们称之为八十年代的“泡沫经济”时期。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体系开始改变,到了八十年代,家庭和社区的联结感开始削弱,人们越来越孤立。片中的一家人虽然住在一起,但每个人都在经历各自的孤独。我认为那个年代的日本,正是人与人之间开始真正感到“孤立”的时候。所以这个时间背景对这部电影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当时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处在高潮期,几年后泡沫破裂。现在的日本经济状况并不好,人们对未来充满焦虑,普遍比较悲观。但八十年代的日本是充满希望的,每个人都相信未来会更好。而那个年代与现在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互联网”。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日本感觉与世界非常遥远,尤其是对西方世界有一种仰望和敬意。如今我们可以轻易获取大量信息,反而变得更加内向,这种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你提到小时候父亲给你购买这幅画的经历,影片还有哪些是以你自己的经历为灵感和内容创作的?或者电影可以看作是你的部分自传吗?

早川千绘:也许是某种痛苦的回忆过程。我小时候看过一部以小孩为主角的电影,小栗康平的《泥之河》,当时我发现,很多我说不出口的情感竟然都在那部电影里被表达了。我很震惊,想:“这个导演怎么会懂我的感受?”这让我非常感动,也激发了我拍电影的兴趣。我曾希望有一天能拍出一部对别人也能产生类似影响的电影。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导演早川千绘:幻想对人来说就是一种“救赎”
内容摘要:继四年前的《岁月自珍》获得“金摄影机特别提及”之后,导演早川千绘带着新作《雷诺阿》第三次踏上戛纳电影节的红毯。这一次,她讲了一个更为私密也更为微妙的故事——一位生活在上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18186.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