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星闻 > 独家专访《狂野时代》主创 迷魂者、长镜头,毕赣和他们的狂野幻梦

独家专访《狂野时代》主创 迷魂者、长镜头,毕赣和他们的狂野幻梦

发布: 2025-05-27 20:05:01来源: 凤凰网娱乐

在《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之后,毕赣导演再次带我们走进他标志性的时间迷宫与情绪洪流。仿佛在追溯中国电影的历史源起,又在想象其可能的终点。他携手易烊千玺与舒淇,以更加成熟大胆、浪漫奔放的叙事和镜头,再次挑战对于电影语言的认知。影片以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呈现出人与世界、过去与未来的拉扯。 我们在戛纳电影节期间对毕赣导演、主演易烊千玺、舒淇、赵又廷、李庚希、黄觉等几位核心主创进行了专访。主创纷纷表示,是“缘分”把大家相聚在《狂野时代》剧组,电影既关于电影的诞生,也关于创作者在“狂野”中的自我锚定。

独家专访《狂野时代》主创 迷魂者、长镜头,毕赣和他们的狂野幻梦

谈剧本创意起源与六段结构:眼耳鼻舌身意的统一 

《狂野时代》采用了章节式的结构,全片共分为六个段落,每一部分都风格迥异、彼此独立又隐约关联。从艺术电影的寓言,开头无声黑白段落,到谍战场景、禅意浓厚的寺庙,影片跨越了类型与语法的边界,仿佛在追溯中国电影的历史源起,又在想象其可能的终点。 

从形式到叙事,《狂野时代》呈现出一种跳跃式的非线性结构,每一段都像是碎片,又像是一场梦的延续,共同构筑出一个关于“电影之梦”的迷宫。

“确实我写过很多的版本,然后也害怕项目的很多内容信息流传,所以都会释放一些烟雾弹。”毕赣表示,自己为这部戏的剧本和内容创作做了长久的准备,“并且(这部电影中)我们有很多故事的类型,所以反正是在我们计划里面还要拍的一个东西,但是最后我们共同决定要把它结束在这个怪物身上,因为感觉电影在那里已经够了。” 

“我们电影的核心就是人如何理解这个世界,那人肯定要通过自己的感知去理解这个世界。感官很容易拆分出六个部分,就很容易变成六种语言。我觉得难的不是如何区分它们,因为它在每个时代它的语言都是清晰的,所以难的其实是如何让它变成同一种语言。”

因此,从剧本到技术层面的实现上,毕赣和摄影指导董劲松、美术执导刘强老师一起沟通时,最主要关心的就是每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不是足够密切、是不是线性发展。 

确立影片概念 舒淇跟随音乐表演

在毕赣的电影世界中,经典电影元素如同埋藏在迷宫深处的宝藏,他将这些影史符号巧妙嵌入自己的叙事肌理之中。《狂野时代》中舒淇呈现出细腻的肢体表演:一个眼神的闪烁、一个转身的节奏,甚至是站立与行走之间的停顿,都构建出某种富有诗意的节奏感,她也引领观众走入这个奇思妙想的世界。

舒淇回忆起当初拍摄第一部分的默片的经历,“真的是还蛮大挑战的,大部分都是要从表情、肢体动作去把戏给演出来,对我来讲也是一个特别新鲜的表演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在想说要怎么去拿捏表演的层次。所以,当导演跟我说跟着音乐的节奏去表演的话,感觉会不一样。所以他创造了一个感觉。”

独家专访《狂野时代》主创 迷魂者、长镜头,毕赣和他们的狂野幻梦

而在毕赣眼中,“开拍前我们和舒淇用胶片拍过一段样片来测试拍摄效果,最后我和摄影指导董劲松还是决定要用更现代的方式拍摄这一部分——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复刻那个时期的电影语言,而是让那些电影语言生动地体现在我们自己的故事里。

长镜头拍摄:如梦如幻 如有天助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独家专访《狂野时代》主创 迷魂者、长镜头,毕赣和他们的狂野幻梦
内容摘要:在《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之后,毕赣导演再次带我们走进他标志性的时间迷宫与情绪洪流。仿佛在追溯中国电影的历史源起,又在想象其可能的终点。他携手易烊千玺与舒淇,以更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18148.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