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 > 今日影评·铭记 | 刘劲讲述抗战光影史诗

今日影评·铭记 | 刘劲讲述抗战光影史诗

发布: 2025-09-01 11:30:01来源: 互联网

剧透宝讯 八十八年前,卢沟桥的枪声划破长空,点燃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烽火。那一刻,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捍卫尊严,用牺牲与抗争书写了一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史诗。



今天,我们站在卢沟桥畔,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透过光影与文字,重温抗战英雄的壮举,感悟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卢沟桥:抗战的第一声怒吼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企图挑起事端。



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将士在佟麟阁将军“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怒吼中,奋起抵抗,誓死捍卫每一寸国土。



断袖残渣飘洒在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向日葵虽被战火炙烤,仍傲然挺立,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卢沟桥歌》的悲壮旋律至今在风中回响,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卢沟桥不仅是一座古桥,更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起点。正是从这里,中华儿女吹响了全面抗战的号角,用生命和热血向侵略者宣告:寸土不让!


台儿庄:血战铸就的胜利丰碑


1938年春,战火蔓延至徐州门户台儿庄。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在这里拉开帷幕。池峰城师长率领三十一师,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城墙反复易手的拉锯战中,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钢铁洪流。



电影《血战台儿庄》真实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惨烈与壮烈。从李宗仁将军的运筹帷幄,,到普通士兵的浴血奋战,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无畏。



影片中,中国军队使用的反坦克炮数量有限、质量不足,士兵们不得不用生命去填补装备的差距,以血肉之躯摧毁日军的坦克装甲车辆。这种牺牲精神,深深震撼了银幕内外的每一个人。


台儿庄大捷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正如毛主席所言,这场胜利“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它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在最危急的时刻,依然能够以顽强的斗志扭转战局。


百团大战:太行山上的抗战烽火


1940年,华北大地在日寇的“囚笼政策”下痛苦呻吟。八路军总部灯火彻夜不息,彭德怀副总司令目光如炬,决意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主动进攻,打破日军的封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你挖铁路,我炸桥梁;你攻车站,我拿矿山。”百团大战以“大破袭”的方式,重创了日军的交通线和战略设施。



电影《百团大战》中再现了八路军用钢铁火车头摧毁日军装甲车的壮举,展现了共产党人在敌后战场牵制日军、粉碎“囚笼政策”的战略智慧。


从彭德怀、左权的战略决断,到普通战士的英勇牺牲,每一个人物都生动诠释了抗战精神的核心——为保卫家园,甘愿付出一切。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原标题:【今日影评·铭记 | 刘劲讲述抗战光影史诗
内容摘要:剧透宝讯 八十八年前,卢沟桥的枪声划破长空,点燃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烽火。那一刻,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捍卫尊严,用牺牲与抗争书写了一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史诗。 今天,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3347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