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弗笑 侯麦:让·维果的一些当代追随者因对“如画风格”的偏爱而受到批评。 特吕弗:有可能是这样。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危险。 侯麦:那你有看出本片有任何的文学影响吗?比如让·维果常被认为与超现实主义者有关联。 特吕弗:你可以把他和任何人相联系,比如雅里(法国作家、戏剧家,荒诞戏剧的先驱之一,代表作《乌布王》(或译作《愚比王》))、兰波(法国诗人,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代表作《醉舟》《地狱一季》)或拉迪盖(法国作家,17岁发表代表作《魔鬼附身》,19岁因伤寒去世)这些作家。将他与拉迪盖的比较尤其有说服力。由拉迪盖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第一部电影《肉体的恶魔》(1947),完全是自传性质的,,就像《操行零分》。之后接着是一次去处理那些不熟悉的元素的尝试。对拉迪盖而言,是《德·奥热尔伯爵的舞会》(1970);对维果而言,则是《亚特兰大号》。这两部都是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科克托委托拉迪盖创作《德·奥热尔伯爵的舞会》这部作品,而拉迪盖决定摒弃先锋派风格,去进行其他的文学尝试。同理,我看到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即从《操行零分》到《亚特兰大号》。即使很多人因为《操行零分》更具个人风格而更喜欢它。但在这个过程中,维果确实是在不断进步的。 侯麦:维果是诗人,我认为他更容易被指责为是超现实主义风格,而拉迪盖则更像是一位小说家 特吕弗:对,但他是一位极具诗意的小说家。《肉体的恶魔》由150个意象构成,本质上是极具诗意的类比。举个例子吧,小说中恋人的初吻被比作磁铁和铁屑互相吸引。 侯麦:但维果对……不太感兴趣。 特吕弗(打断):他们的作品都富含诗意。 侯麦:维果对情节和他所讲述的故事都不感兴趣。 特吕弗:我不太确定。在《亚特兰大号》中,你觉得他对于故事不感兴趣? 侯麦:他对那些更……人物感兴趣。 特吕弗(打断):事实上,《亚特兰大号》的故事是什么?驳船上的生活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是关于一对夫妻要适应对双方而言全新的生活有多困难的一个故事。她在乡下长大,而现在住在这狭小空间中,努力应对这种漂泊生活的困难。而丈夫作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得适应这种婚姻生活。 侯麦: 你认为《亚特兰大号》有一个好剧本吗? 特吕弗:对,这是个好故事。除了其他所有优点外,他仍是一个好故事。 说明:本文由不知名译者将法语翻译为英语,再由我将英语翻译成中文。如有错误,请您不吝指出。 谢谢 |
原标题:【 侯麦和特吕弗对谈《亚特兰大号》(自译)(亚特兰大号)影评(3)】 内容摘要:特吕 弗笑 侯麦:让·维果的一些当代追随者因对“如画风格”的偏爱而受到批评。 特吕弗:有可能是这样。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危险。 侯麦:那你有看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31461.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