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 > 北大教授评《戏台》:三重戏台下的陈佩斯艺术寓言

北大教授评《戏台》:三重戏台下的陈佩斯艺术寓言

发布: 2025-07-28 09:15:02来源: 剧透宝


剧透宝讯 陈佩斯导演的电影《戏台》,脱胎于此前他备受赞誉的同名话剧。从舞台转换到了银幕,不仅是一次媒介的跨越,更是一次文化表达的扩容。基于电影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戏台”的隐喻从剧场推向社会,嵌入当代文化讨论的核心。


电影开篇,北京城外雪地中一场攻防激战预示京城即将易主。一列火车驶入,交战双方暂避其锋,随后继续厮杀。这一荒诞场景——为火车让行的黑色幽默,奠定了全片基调:在“戏中戏”的套层结构里,权力更迭的混乱与艺术生存的困境交织成一幅民国浮世绘。


这部电影呈现了三重戏台,而且一重“戏台”套着另一重“戏台”。第一重戏台是北京城,城墙下的炮火、洪大帅进城的喧哗、包子铺与街头的市井闲谈,构成流动的“社会戏台”。鲁迅“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描述在此具象化,政权易帜如戏服更换,百姓则是被迫的看客与配角。


电影《戏台》剧照


第二重戏台是影片中故事的主要场所——德祥大戏院。电影使用了前门外景与湖广会馆的内景,从而“复原”出一个民国时期典型的北平老戏园的样态。围绕名角金啸天的演出,戏院内外,前台与后台正在上演惊心动魄但又滑稽异常的事件。


电影《戏台》剧照


一幕一幕的戏剧场景扑面而来,一环紧扣一环,从三天的戏票一售而空,到南城一霸刘八爷的到场,再到洪大帅的包场,戏园成为各方势力汇聚的场所,而名角金啸天因吸食鸦片晕倒,送包子的伙计“大嗓儿”被洪大帅“钦点”为霸王,一场闹剧正在按照它自身的逻辑走向开场。


戏园作为微缩的权力场域,汇聚军阀(洪大帅)、地痞(刘八爷)、商人(吴经理)、艺术家(金啸天)等多方势力。名角缺席、包子伙计顶替霸王的闹剧,直指艺术在强权下的异化——当洪大帅强改《霸王别姬》结局时,戏台成了权力意志的提线木偶。


电影《戏台》剧照


第三个戏台则是真正的老戏台。将要上演的五庆班“打炮戏”里的大轴是《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由梅兰芳创编,是京剧梅派的代表作之一。最早由梅兰芳饰演虞姬、杨小楼饰演霸王。梅兰芳在上海演出此戏,则由名净金少山饰演霸王。影片里的金啸天原型之一即为金少山。


电影《戏台》剧照


《霸王别姬》有着与政治史相交织的演剧史。譬如,《霸王别姬》创编的背景,,根据文化学者靳飞的研究,是围绕着梅兰芳的“梅党”里的冯耿光及一群失意的官僚将军的“乌托邦”。后续创作者也常以京剧《霸王别姬》为“戏核”,展现背后的社会文化变迁与人物命运。


此次电影《戏台》同样如此,围绕着两个霸王(真假霸王)、两个虞姬(真假虞姬),洪大帅与戏班之间展开了互动与斗法,戏园经理与观众也加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富于隐喻的小型社会场域。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原标题:【北大教授评《戏台》:三重戏台下的陈佩斯艺术寓言
内容摘要:剧透宝讯 陈佩斯 导演的电影 《戏台》 ,脱胎于此前他备受赞誉的同名话剧。从舞台转换到了银幕,不仅是一次媒介的跨越,更是一次文化表达的扩容。基于电影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3008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