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两位都提到了情感和记忆,我从市场和观众心理的角度补充一点。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快速迭代的时代,观众面临着海量的选择,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名侦探柯南》提供了一个极其稳定的“情感安全区”。你知道每年春天你都能看到它,你知道主角团的核心关系不会轻易改变,你知道最终正义总会战胜邪恶。这种确定性本身,就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这是一种典型的“情感消费”。观众走进影院,购买的不仅是一张电影票,更是一份熟悉感和安全感。这种由长期陪伴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是许多新兴IP难以企及的,也解释了为何柯南剧场版即使口碑不一,票房却总能保持高位。 1905电影网:柯南系列至今已经创作了28部剧场版,不少从第一部开始追的观众都在感慨柯南剧场版已经从本格推理发展到了动作大片,如何看待柯南剧场版的创作? 李墨:聊到剧场版,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就是近年来票房与口碑的“剪刀差”。一方面,票房屡创新高,从《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开始,连续多年刷新系列纪录。另一方面,在国内外的评分网站上,高分作品大多集中在早期。例如,被誉为神作的《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2002),至今在豆瓣保持着9.0以上的高分,而近年的作品评分则多在6-7分区间徘徊。 这种变化的核心,在于剧场版定位的转型。 早期的剧场版,如《名侦探柯南:世纪末的魔术师》、《名侦探柯南:通往天国的倒计时》,更像是TV版案件的豪华升级,注重推理的逻辑性和诡计的精妙性。而从《名侦探柯南:纯黑的噩梦》开始,剧场版明显向“好莱坞式”的动作大片靠拢,推理元素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飞车、爆炸、拯救世界等大场面。 这种转型,无疑扩大了电影的受众范围,吸引了更多非核心粉丝的“路人盘”,从而推高了票房。但对于追求本格推理的老粉丝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背叛”,导致了口碑的两极分化。 小杨:李默老师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们这些老粉丝,确实无比怀念那个用一个巧妙诡计就能撑起一部电影的时代。比如《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将京都的古老街道、历史传说与案件完美融合,那种文化韵味和推理的智力快感,是现在的”柯学”大片无法给予的。现在的剧场版,有时感觉像是在看“东京复仇者联盟”,柯南的足球能踢卫星,汽车能在天上飞,我们一边吐槽“牛顿的棺材板压不住了”,一边又不得不承认,场面确实刺激。 但我想,作为粉丝,我们也在成长和适应。我们明白,一个IP要存活三十年,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剧场版还停留在小黑屋式的密室杀人,可能早就被市场淘汰了。所以,我们学会了“和解”。我们接受了它商业化的一面,并从中寻找新的乐趣,比如看人气角色的高光时刻。就像这次的《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毛利小五郎时隔多年再次展现刑警本色,就让很多老粉激动不已。我们怀念过去,但也愿意为它的“与时俱进”买单。 |
原标题:【票房又创纪录!《柯南》剧场版凭什么愈战愈勇?(2)】 内容摘要:李墨:两位都提到了情感和记忆,我从市场和观众心理的角度补充一点。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快速迭代的时代,观众面临着海量的选择,同时也伴随着巨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2704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