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同样塑造了多位充满个性的渔民形象。阿赑从隐忍到觉醒,再到投入救援,英雄主义逐步凸显;阿荡则是一腔赤诚的理想主义和善良;阿花打破“女人不能出海”的祖训,看得人热血沸腾。 《山河为证》以大量历史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片中有不少首次公开的资料画面,创作者再辅之以恰当的艺术手段完整复盘历史。影片还通过对作战记录、日记、书信等素材的客观呈现,更加真实可信地再现抗战史实。 《坪石先生》生动刻画了多个教育先贤形象,杜定友以命护5万册典籍南迁,黄际遇在轰炸间隙坚持授课,卫梓松拒降日寇慨然赴死,黄友棣烽火中奏响《杜鹃花》。这些角色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战斗英雄,但他们用学术抵抗炮火,用教育重整河山,同样体现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为还原这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创作团队耗时6年,埋首于黄际遇的日记、卫梓松的手稿、杜定友“图书馆木箱化”档案等浩瀚史料,11次踏勘粤北3县6镇18村,这份精益求精,让影片有了强烈的历史在场感和文化厚重感。 多维度展现伟大抗战精神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在14年抗战历程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坪石先生》从不同角度展现抗战的一个侧面,当这些作品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幅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全景图,如大河奔流,势不可挡。 在《南京照相馆》片尾,一开始只想让全家人逃出南京城的金宗昌拉起一幅幅祖国山河图的幕布,随后喊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让很多观众泪流满面。 在《东极岛》中,当小学老师陈先生完成从隐忍到觉醒的蜕变后,被日军用铁链锁住的他在火海中发出“不能跪”的怒吼,仿佛一声惊雷,瞬间唤醒整个海岛的抗战意志。 在《山河为证》的真实历史影像中,当中国军民为了抗战事业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时,一股股浩然正气溢出银幕,让无数观众为之共情和感动。 在《坪石先生》中,烽火硝烟里透出的诗意山水和琅琅书声,则展现了另一个层面的抗战图景:黄际遇与冼玉清在月夜下以梅干为笔,将宣纸上的水墨梅枝与月光花影叠合成画,尽显文人风骨,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美学处理,暗含中国文人不屈的精神内涵和风骨。 这4部抗战题材电影从不同维度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图景和精神传承,它们既是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礼赞,也是对抗战精神的深刻解析,让伟大抗战精神借由大银幕变得更加具象,更加砥砺人心。 |
原标题:【大银幕铭记伟大抗战精神共同构筑多维图谱(2)】 内容摘要:《东极岛》同样塑造了多位充满个性的渔民形象。阿赑从隐忍到觉醒,再到投入救援,英雄主义逐步凸显;阿荡则是一腔赤诚的理想主义和善良;阿花打破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32961.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