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军院长分析,毛毡风格的运用与当下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在AI技术兴起的背景下,毛毡效果以其亲切、甜美、暖心的“治愈系”特质受到关注,而三维技术的发展为这种新表现形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然而,影片在题材架构上的尝试却存在争议。六个故事组合的形式类似短片集锦,这种结构在常规院线放映的一个半小时时长内面临挑战。更重要的是,,影片在受众定位上试图兼顾低龄儿童与中青年观众:“崂山道士”“莲花公主”等篇章适合低龄群体,而“画皮”等篇章则融入了成年人的话题讨论。 孙立军院长指出,这种“既要又要”的定位并非真正的合家欢模式。真正的合家欢作品如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上美影厂的《宝莲灯》,能够实现不同年龄层观众的情感共鸣,而非简单的内容拼接。《聊斋:兰若寺》的争议反映出国产动画在创新探索中,如何平衡技术形式、题材内容与受众定位,仍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暑期档三部动画作品中,《罗小黑战记2》展现出鲜明的自我更新特质。影片坚持大量手绘作画,保留了治愈风格与精彩的动作设计,同时在故事背景、人物角色和场景丰富度上较第一部实现了全面升级。上映后,影片在豆瓣平台获得今年最高分。 《罗小黑战记2》的特色在于强烈的符号化与突出的个性化。与注重传统视觉形式挖掘和强调寓教于乐的前辈创作者不同,以《罗小黑战记》为代表的年轻创作者的作品中强调叛逆、自我与热血,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影片成功抓住了动画性夸张、诙谐幽默、搞笑、高级炫酷等核心要素,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实现了市场的认可。 孙立军院长认为,《罗小黑战记2》的成功在于其清晰的市场定位。影片没有盲目追求受众的全覆盖,而是深耕目标群体的需求,以个性化的表达赢得了核心观众的喜爱。这种个性与市场的平衡,展现了多元化市场需求下国产动画的另一种发展路径,也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借鉴:在创新过程中,明确自身定位比盲目扩张受众更重要。 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进步有目共睹。25年前,上美影厂的《宝莲灯》上映时,广告语写道“15年来中国又一部动画电影的诞生”,彼时从1986年到1999年,院线动画电影长期处于断层状态。 今年暑期档的三部作品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创作突破口——现代化与当代性。无论是改编传统故事还是原创内容,都力求与当下观众产生情感连接,引发互动与话题讨论,这一探索值得肯定。 在肯定成果的同时,孙立军院长也提出了行业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首先是想象力与创新力的不足。当前国产动画在题材选择上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较多,但科幻题材相对匮乏。动画的核心在于“无中生有”,应通过富有想象力的创作,为观众带来梦想、幻想与美好期待,而非局限于传统题材的重复改编。 |
原标题:【聚焦暑期热潮共话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前景(2)】 内容摘要:孙立军院长分析,毛毡风格的运用与当下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在AI技术兴起的背景下,毛毡效果以其亲切、甜美、暖心的治愈系特质受到关注,而三维技术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3188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