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狂揽159亿元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结束长达五个月的上映征程,2025年暑期档的电影正式接棒。这不仅是全年最长、体量仅次于春节档的黄金赛道,更承载着中国电影市场能否延续上半年22.91%票房增速的关键期待。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昨晚,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25亿元,百余部中外影片齐聚大银幕。然而,看似繁荣的电影市场下却难掩行业隐忧——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当下稀缺的并非影片数量,而是具备“影院电影硬核元素”的优质供给。所谓“硬核元素”,即唯有通过大银幕才能体验的沉浸式视听魅力,这正是吸引年轻观众在暑期离开流媒体、走进影院的核心竞争力。 国产剧情片:在历史纵深与类型实验中突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历史题材正成为国产片撬动国际传播的支点。暑期档中,《南京照相馆》以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为背景,讲述普通百姓为留存日军暴行照片而冒死运送底片的故事。电影以小见大,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激发人们对和平的珍视。 《东极岛》则取材于中国渔民在二战期间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剧透宝(www.jutoubao.com)消息,由管虎和不久前在白玉兰斩获最佳导演的费振翔执导,朱一龙、吴磊、倪妮等演员精彩演绎,展现中国人在战争中的勇敢与善良。影片历时6年筹备,而此前同题材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豆瓣9.3分的口碑,无意间为这部8月8日上映的影片早早做了“宣发”。 而同样聚焦抗战记忆的《731》以近80万“想看”人数成为近期猫眼想看榜冠军。导演赵林山为了真实还原历史,三次奔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深入挖掘史料。他还前往日本多地,查阅了大量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走访反战人士,参观石井四郎的墓地等。但在电影中如何平衡历史警示与艺术表达,仍是其最大的挑战。 “犯罪悬疑片是暑期档的热门类型,前两年《消失的她》《默杀》等影片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改编自民国杀夫案的《酱园弄·悬案》通过复刻上海百年弄堂实景,以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的遭遇,折射出旧社会的生存困境,社会话题发酵力远超同类。然而,影片公映后口碑下滑,争议焦点恰是符号堆砌压倒人性叙事——影片通过“复古奇观”,削弱了1940年代上海应有的粗粝感,使历史空间沦为“安全窥奇”的文化长廊,而非激发共情的真实场域。 这或许也解释了《恶意》上映后口碑面临的两极分化,被诟病为“热搜词编剧法”的陈思诚此次依然选取“坠楼案”“网络暴力”等热门议题。有观众盛赞该片“悬疑高级”“演技炸裂”,但亦有影评人指出其“用社会焦虑掩盖叙事漏洞,用反转爽感替代悬疑深度”。上映两天该片已收割7500万元票房,验证了社会痛点的短期市场爆发力。然而,这种标签化叙事可能加速观众对“社会议题拼贴”的审美疲劳。影片的票房与口碑将取决于其能否在“情绪消费”与“叙事诚意”间找到平衡。 喜剧电影:能否延续“刚需”赛道的高时速 在众多类型片中,喜剧电影始终被视为暑期档的“刚需”品类——年轻观众渴望在假期获得轻松娱乐体验,影院也依赖喜剧片拉动上座率。然而这种看似稳固的市场需求,却使喜剧创作陷入了一种危险的“刚需陷阱”:制作方过度依赖原有模式导致同质化,观众在期待笑声的同时又对陈腐套路产生审美疲劳,市场呼唤创新却又对突破性作品反应保守。 |
原标题:【近百部新片迎来最激烈的暑期档夏天角逐】 内容摘要:随着狂揽159亿元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结束长达五个月的上映征程,2025年暑期档的电影正式接棒。这不仅是全年最长、体量仅次于春节档的黄金赛道,更承载着中国电影市场能否延续上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7325.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