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觉得我不能拿抗联题材去挣钱。我更多是出于对这段历史的敬意而创作。到了我们这个岁数,挣钱欲望没那么强了。我更希望拍摄一部真正的战争片,而不是通过手段堆砌出来的战争片,希望能给观众留下一段值得怀念的历史。 这部电影宣发资金有限,定档的时候也是刷了我的老脸,恳求很多艺人帮忙转发消息。明星效应与票房表现未必有必然的联系,但我这样做,也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 新人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全片从李童的视角切入,饰演主角李童的这个孩子选得比较难。 起初,我们在北京和东北寻找合适的人选,发现如今十三四岁的孩子普遍身高较高,大多在一米六至一米七之间。这不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而且他们身上城市气息浓厚,显得未经历过磨难。那个年代的特质不是通过化妆和演技就能弥补的。于是我们调整了选角方向,转向体育训练领域寻找人选。 朋友介绍我们认识了邵正一,她来自南京,擅长打拳和格斗。临近开机时见到她,她脸上那份倔强与桀骜不驯,让我觉得李童这个角色就属于她了。 大年初二,全体剧组在白山小城集结。年轻的孩子未曾经历过战争,于是在山中全副武装开始训练,从最基本的立正、持枪、扣扳机学起,每天进行快速跑动、匍匐前进等技能训练。白天练习军事技能,晚上就观看纪录片,尽可能多了解当年那段悲壮的历史。 拍摄环境很艰苦,周围都是崎岖的山坡,布满石头和木头,拍摄的时候积雪也很厚,走几步就会很觉得累。在这样的环境里,小演员也很快就感受到了当年抗联战士的艰苦生活。 邵正一刚开始说她不会哭。但剧本有好几场哭戏。我还跟她开玩笑说,你不哭我就掐你。没想到一开机,她就哭了。监视器前面的人感动得全都跟着她在抹眼泪。 后来我问她,你为什么能哭了?她说看到小伙伴们都“死了”,心里非常难过。她和一起拍戏的小伙伴关系特别好。尤其是副导演,平时很照顾她,那场戏副导演也在里面客串。当她看到副导演“死了”,情不自禁就流下了眼泪。 “我喜欢用电影的方式呈现历史” 很多人觉得我拍《风声》《刀尖》《生还》是在拍主旋律电影,但其实没什么主旋律的概念。我是对真正的历史感兴趣,更愿意把不为人知的历史用电影方式来呈现出来。 《刀尖》聚焦1940年抗战时期的南京,日伪国共互相渗透,一群各怀心志的特工在刀尖上行走的故事。这部电影刚开始剪的版本是三个半小时,后来怕观众不接受,又重新剪了一个版本。 你问我观众对战争片的接受程度是不是变了? 说实话,一部电影票房好不好,观众接不接受,跟题材没关系,跟讲法有关系。举个类似的例子,好多韩国的古装电影拍得特别好,而我们的古装电影为什么很难吸引人?跟拍法、叙述、观念表达有关系,跟题材没关系。 商业电影是有秘诀的,比如用明星主演,用戏剧化叙事,情节反转又反转,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 |
原标题:【星光黯淡,对票房不抱期待,他为什么还坚持拍这部电影?(2)】 内容摘要:首先,我觉得我不能拿抗联题材去挣钱。我更多是出于对这段历史的敬意而创作。到了我们这个岁数,挣钱欲望没那么强了。我更希望拍摄一部真正的战争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377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