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虚构了五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文艺干事赵栓柱、兵工厂专家王铁锤、僧人张黑白、农村姑娘冯玉兰、归国华侨刘茜茜。宋业明说,这些虚构角色代表着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通过他们的眼睛,观众能看到全民族抗战的真实图景。” 除了贯穿剧情的人物,,《八路军》还根据不同的战斗、战役,更为广泛地展现可歌可泣的抗战人物,比如忻口战场上用大刀与敌人拼杀的郝梦龄军长;太原保卫战中坚守城池的傅作义将军;长乐战斗中忍着病痛不下火线、英勇牺牲的叶成焕团长;还有在反“扫荡”中“宁死不降”的马本斋母亲……“他们就像一首首诗,交汇成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宋业明说,抗日战争正是因为有这些可歌可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儿女,才最终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太行精神”的当代传承 谈到《八路军》拍摄过程中的艰辛,宋业明感慨万千。为拍好这部戏,剧组多次从北京大规模转场到天津、山西、河北、湖北等地。最令人难忘的是在河北怀来的拍摄经历。剧组在天漠、沙城、卧牛山一带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顶着六七级大风拍摄。平均每天摄制时间达到14个小时,很多工作人员眼睛熬红了,手冻肿了,有人发高烧仍坚守岗位。 “白天剧组顶着凛冽的西北风修建战壕,搭建碉堡。晚上回到住处脱衣服时,裤衩、背心里全是沙子,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宋业明说,“因为大家都明白,我们拍的是八路军,不能给八路军丢脸。” 宋业明记得,朱德的扮演者王伍福作为全剧主要人物,戏份重,镜头多且多为特写。在天寒地冻中拍摄反季节戏份时,为避免口鼻呼出白气影响画面真实性,演员不得不采取喝冰水、含冰块的方法。“冰吃进去以后,马上说话就没有哈气了,但那么冷的天嚼冰,他的牙都冻坏了。”电视剧拍摄期间,宋业明的爱人癌症复发,他却无法在身边照料。“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误整个拍摄。”现在回想起来,他仍然心怀愧疚。 拍摄《八路军》,剧组上上下下用八路军的精神激励自己克服困难,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恰恰与作品所要传达的价值观不谋而合——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得失微不足道。 如今,《八路军》已成为抗战题材影视创作的重要标杆。该剧获得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一等奖。专家评价《八路军》“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空白,具有丰富的历史美学品格以及史诗气魄的创新精神。”今年8月24日,作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展播活动剧目之一,电视剧《八路军》在“重温经典”频道重播,带领观众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浴血奋战的全过程。 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宋业明认为《八路军》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面映照民族精神的镜子。剧中每个角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太行精神”,那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真实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北京日报记者 邱伟) |
原标题:【创造中国电视剧制作多个纪录 《八路军》书写气壮山河抗战史诗(2)】 内容摘要:剧中虚构了五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文艺干事赵栓柱、兵工厂专家王铁锤、僧人张黑白、农村姑娘冯玉兰、归国华侨刘茜茜。宋业明说,这些虚构角色代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3094.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