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星闻 > 《凡人修仙传》让仙侠剧重回人间烟火 仙侠剧的一次“凡人”突围

《凡人修仙传》让仙侠剧重回人间烟火 仙侠剧的一次“凡人”突围

发布: 2025-08-12 18:00:01来源: 互联网

当荧屏仙侠困于“神仙恋爱救苍生”的套路,正在热播的《凡人修仙传》以“凡人流”破局,让高高在上的仙侠落回人间烟火,寻回失落已久的“人味”。该剧总编剧、总制片人王裕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凡人修仙传》是一次“在仙侠框架下讲述当代寓言”的创作尝试,也是一次返璞归真的类型突围。

“凡人根骨”打破类型套路

从网络作家忘语原著的庞大粉丝群,到动漫版的成功积淀,剧版《凡人修仙传》开播即受关注。剧中,杨洋饰演的韩立从一个“为让家人吃上烙饼投考七玄门”的山村小子,成长为修仙界中藏锋守拙、谋定后动的修士,呈现出与传统仙侠剧主角迥异的人物轨迹。剧集开篇借韩立与父母的对话传递“做大事之前要先吃饱饭”“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还”“事来了不要怕,没事也别去惹事”等朴素的凡人信条,与常见的“世家子弟修仙”形成截然不同的价值根基。

王裕仁解读说,“凡人流”的核心特质在于“仙凡二元”结构,让仙人起点回归凡人,讲述平凡者通过奋斗踏上修仙路的故事,“当修仙者有了凡人的根骨,神话才有了人的温度。”

面对近年仙侠剧审美疲劳的争议,王裕仁以三重破局之道应对:作品在立意上拒 绝“拯救苍生”的宏大口号;弱化情感线,强化丛林法则下的个体生存博弈;角色塑造上,韩立的魅力不在逆天改命,而在改命后仍记得自己是凡人。

剧中,修仙界的权力斗争、资源争夺被观众解析为“仙侠版职场”,故事情境被视为现代职场生态的镜像。王裕仁直言这正是作品的“社会派”底色,它不讲拯救世界或情爱至上,只聚焦一个凡人在丛林法则中如何存活、成长,修仙过程则被赋予“追寻自由”的现代精神内核,呼应年轻人通过奋斗逆流而上的现实诉求,“这种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境遇的路径,实际上与当代年轻人的生存压力、职场竞争高度共鸣。”

动画基因反哺真人剧集

王裕仁也是动漫版《凡人修仙传》的总导演和总编剧。他坦言真人化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创造新鲜感,又需弥补动画遗憾。核心难点在于将动画标志性的硬核动作、特效等在真人影视中实现突破性转化。动作设计融合武术、舞蹈与游戏技能,特效团队直接沿用动画班底,镜头借鉴动画分镜逻辑,电影级机械臂加旋转威亚系统实现了工业升级。演员表演则参考动画分镜,在无实物场景中精准捕捉情绪。

王裕仁认为,真人剧不可替代的魅力在于细腻的表演和直击人心的感染力,这正是改编中强化的重点。对原著中韩立“利己”特质的弱化,也是改编的一个关键取舍。

如何让外形出众的杨洋化身“平平无奇”的韩立?王裕仁说,杨洋的造型摒弃绫罗绸缎,改用粗布麻衣,,表演上强化内敛气质。“我们与杨洋达成共识:减少台词,用稳定克制的肢体语言传递内心波澜。”王裕仁直言,拍摄时特意设置大量人物独处戏份,通过与灵宠、草木的无声对话外化沉默主角的复杂心绪,这是让观众理解角色的有效手段。动作戏则巧妙转化杨洋的舞蹈功底,在矿洞之战等场景中设计飘逸动作长镜头,形成“稳准狠”的战斗美学。

人文积淀展现美学风骨

在美学上,《凡人修仙传》依然追求返璞归真,践行“道法自然”,摒弃了同类题材琼楼玉宇的华丽想象,回归到典籍中“餐风饮露,漱流枕石”的道家本真。王裕仁介绍,剧组横跨五地实景拍摄,以真实的山川粗粝感替代绿幕合成。道具设计深挖传统文化密码,展现了古画典籍中隐逸的意象。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原标题:【《凡人修仙传》让仙侠剧重回人间烟火 仙侠剧的一次“凡人”突围
内容摘要:当荧屏仙侠困于“神仙恋爱救苍生”的套路,正在热播的《凡人修仙传》以“凡人流”破局,让高高在上的仙侠落回人间烟火,寻回失落已久的“人味”。该剧总编剧、总制片人王裕仁在接受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1819.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