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星闻 > 《南京照相馆》“最后的全家福”戳泪点 路演从抗战起点东北出发

《南京照相馆》“最后的全家福”戳泪点 路演从抗战起点东北出发

发布: 2025-07-29 16:45:01来源: Mtime时光网

剧透宝讯电影《南京照相馆》今日发布“最后的全家福”正片片段,照相馆中众人在生离死别之际合影,在等待慢门的20秒内齐声吟唱童谣,唱出他们对南京故土的眷恋和不舍,引发无数观众潸然泪下。影片全国路演正在进行中,从同样承载厚重历史的东北出发,沈阳和大连观众深受触动好评不断,上海观众亦延续这份情感共鸣。

影片上映后票房连续大幅逆跌,累计观影人次超1400万。电影由傅若清任总监制,申奥导演,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领衔主演,周游特别出演,杨恩又、原岛大地主演,王真儿友情主演,全国院线热映中!

最后的全家福留存战火下的希望 南京童谣感动全民泪点

电影《南京照相馆》视角独特,将南京大屠杀这段沉重历史从一家小小照相馆展开,当众人终于得到两张保命“通行证”,他们将活下去的机会给了母亲和孩子。自此一别不知何时重逢,暴虐横行恐将生死难测。刘昊然饰演的阿昌提议大家一起合照,高叶饰演的毓秀一句“笑一笑啊”戳中泪点,他们以笑容对抗黑暗,即便面临死亡,也要留下希望的模样。

这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全家福,把照相馆众人无数未说出口的话都定格在影像当中,大人们眉宇间刻满离别愁绪,只有小女孩金婉仪的笑容依旧,以极强烈的对比让人更珍惜这离别前的一刻温情。这一幕情感张力极强,观众评价“镜头和表演都很克制,可我却克制不住眼泪”“为数不多的温情场面让人哭到背过气去”。

合影时众人一起吟唱的“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童谣。冲洗胶卷照片需要对显影时间有着精准把握,老师傅便用唱诵固定遍数的童谣计时,童谣的旋律节奏与呼吸配合严格,成为暗房工作的计时器。

这个艺术载体的实现来自影片多位主创的智慧碰撞,作为南京人的演员王骁提出用童谣计时,同为南京人的演员周游与编剧不谋而合推举了这首童谣。此曲歌词也很特别,与雨花门、中山门、中华门等南京地标紧密关联,最质朴的乡音承载最沉重的民族记忆,引发观众集体泪崩,有观众称“瞬间想到长江边尸横遍野,城门成了生死门的画面”“越听越心碎”。

路演首站抵达同样刻满历史印记的沈阳  大连上海两地观众共情互动暖人心

电影《南京照相馆》全国路演正在进行中,前两站来到同样承载厚重历史的东北。现场观众提问为何路演第一站选择沈阳,导演申奥表示从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的抗战就已经开始了,这段记忆需要我们共同去铭记。一位沈阳姑娘为主创送上精心挑选的花束,感谢主创们带来这么好的作品。

导演申奥回应影片是否适合孩子观看时,引用网友评论表示“这部电影会一直存在,等待他们来感受”。王传君坦言最初接到“汉奸”角色时有过犹豫,但导演整理的历史资料让他意识到作为演员有责任将这段历史呈现给更多人。高叶看到自己与胡蝶合成的胶片照时感慨万千,联想到和平年代追逐电影梦的幸运,更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杨恩又为金婉仪没有机会看到祖国大好河山而难过,她希望同龄人要记住这段历史,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路演大连站,,一位8岁女孩的妈妈因担心尺度问题没带孩子观看,但发现影片处理得十分克制,自己也被深深触动,决定带女儿二刷电影。一位高中生观众表示,影片让他学到了很多教科书以外的历史知识,尤其对“寸土不让”的民族气节感触颇深。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原标题:【《南京照相馆》“最后的全家福”戳泪点 路演从抗战起点东北出发
内容摘要:剧透宝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今日发布“最后的全家福”正片片段,照相馆中众人在生离死别之际合影,在等待慢门的20秒内齐声吟唱童谣,唱出他们对南京故土的眷恋和不舍,引发无数观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30226.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