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星闻 > 中国电影产业破局票房依赖症

中国电影产业破局票房依赖症

发布: 2025-07-24 21:05:01来源: 互联网

截至7月20日18时01分,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0亿元,但落后于去年同期。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一场行业论坛上表示,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痛点是过度依赖票房,随着市场增长放缓,单一的收入结构风险凸显。

数据显示,国内电影公司高达90%-95%的收入直接源于票房分账,而好莱坞巨头(如华纳兄弟)票房占比仅约30%。后者拥有家庭娱乐、流媒体、主题乐园、衍生品等多元收入来源,抗风险能力更强。

可喜的是,行业已认识到风险,正积极寻求突围,一场旨在重构产业生态、拓宽收入渠道的变革正在进行。核心在于突破票房天花板,通过深度运营用户、挖掘场景价值和跨界合作,构建更立体、多元、有韧性的盈利模式,为产业长远发展注入新活力。

挑战

国内电影公司票房依赖度升至95%

2025年第一季度,电影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揭示了一个显著的分化现象。在春节档期间,《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大爆为电影市场注入活力,带动了相关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然而与之无关的公司却难以摆脱困境。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市场大盘票房收入分别为63.7亿元、160.92亿元、19.25亿元和11.98亿元。市场上缺乏有质量的商业大片,导致热度出现断档。

一部影片,几年前票房可以达到10亿元,现在可能只有四五亿元。2015年的《煎饼侠》曾以1200万元的低成本斩获近12亿元票房,投资回报率高达1:10,被视为经典案例。然而,万达电影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表示,由于人工、特效、宣发费用都在上涨,如今相同规模的影片,制作预算已高达1.2亿元,是当时的10倍,但市场票房天花板并未同比例提高。由于票房增速低于成本增幅,行业进入“高投入、低回报”的周期。成本与收入的剪刀差急剧扩大。

而随着观众审美水准的日益提升,电影创作者面临着更为严苛的挑战。大麦娱乐总裁李捷透露,今年春节档后,灯塔研究院的用户调研显示,《哪吒2》后,大多数观众对“好电影”的评价标准又上升了15%。这表明,在电影制作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作品的内容品质也需要迈向新的高度。“吸引观众踏入影院”已然成为电影从业者的殷切期盼与奋斗目标。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透露,国内电影公司收入对票房的依赖,从2015年的约85%攀升至2025年的95%。对比国际成熟市场,华纳兄弟Discovery的“哈利·波特”IP通过舞台剧、游戏、主题体验等衍生业务创造出电影票房总和3.2倍的收入。

由此可见,中国电影需要重构其在产业链中的功能定位,一场关于生存模式与收入结构转型的突围战,已迫在眉睫。

突破

《哪吒2》衍生品获上百亿元销售额

在王长田看来,电影在理想状态下应成为IP生态系统的“核心引擎”,通过驱动衍生品、游戏、实景娱乐等下游“价值单元”协同运转,构建庞大的价值链体系。电影《哪吒2》的成功实践,为此提供了极具代表性的范本。

凭借5亿元的制作成本,《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目前总票房已经超过159亿元,创下惊人的投入产出比,远超行业均值。其多维经济传导效应更撬动逾2000亿元GDP增量,有效激活周边消费、文旅衍生及关联产业链。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原标题:【中国电影产业破局票房依赖症
内容摘要:截至7月20日18时01分,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0亿元,但落后于去年同期。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一场行业论坛上表示,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痛点是过度依赖票房,随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29637.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