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史上,热衷于把玩叙事时间游戏的导演数不胜数,远的如阿伦·雷乃(《广岛之恋》),伍迪·艾伦(《性爱宝典》《安妮·霍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红白蓝”三部曲),近的也有昆汀·塔伦蒂诺(《落水狗》《低俗小说》),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爱情是狗娘》《21克》),盖·里奇(《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等等…… 20年前的《记忆碎片》就是大玩时间概念 克里斯托弗·诺兰正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不管是他的早期电影还是时下创作的商业电影,总能在电影中找到属于他私人化的标签。在叙事结构上不断引证据典、推陈出新,围绕着叙事时间做文章,也许是当代导演们在好莱坞商业电影中保持作者身份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说一句,诺兰的弟弟乔纳森·诺兰也很喜欢用“时间”做文章,除了兄弟俩一起合作的作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剧《西部世界》。 这次在《信条》中,“时间”依然是诺兰心心念念执着的元素,在采访中,导演坦诚,“我觉得我对‘时间’一直都很感兴趣,如果你看看我的其他电影,,你会发现我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在电影中表现‘时间’。拍摄这种选题的间谍片,我在尝试着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拍摄方式,在间谍故事作为娱乐主体的基础上,加一些别的东西。” 爱沙尼亚的追车戏份 “我想要呈现出时间的机制,能够真正使某些东西具象化的呈现,而不是像我以前一样,采取隐喻或者结构性的呈现方式。具象化的时间能变成主角需要应对的物理障碍,所以在片中出现了飞机坠毁、汽车追逐和徒手搏斗的场面。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拿了过来,并且反其道而行之。” “对我来说,作为一个观众的有趣之处,在于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这些场面。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们,用某种方式重新接触它们。这就是这种设定下,科幻世界观能和间谍片良好融合的原因吧。” 熟悉诺兰的粉丝们都知道,他是“007”电影的忠实粉丝(最喜欢的一部是1969年的《007之女王密使》)——正如几乎所有在美国长大的男生都会喜欢《星球大战》一样,在英国长大的很多男孩子都非常热爱詹姆斯·邦德。(受疫情影响,早早就被推迟到今年11月上映的最新一部《007:无暇赴死》,今日也刚刚曝光了新款预告片。) 《007之女王密使》 在创作《信条》的过程中,诺兰也把很多“詹姆斯·邦德”元素放进了电影里,而这种做法并不是他从小潜移默化受到“007”影响的结果,而是导演非常有意而为之的,“就我的成长经历而言,邦德系列电影永远代表着最棒的沉浸银幕,与逃离现实的娱乐。我也想把这种魅力和能力带进我们的电影,我也想带着观众一起环游世界。” |
原标题:【诺兰谈《信条》:放了很多007元素在其中(2)】 内容摘要:在电影史上,热衷于把玩叙事时间游戏的导演数不胜数,远的如阿伦·雷乃(《广岛之恋》),伍迪·艾伦(《性爱宝典》《安妮·霍尔》),克日什托夫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26491.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