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大人》将广东顺德鱼灯的制作过程融入节目情节中,既展示了传统工艺的仪式感,又借助嘉宾互动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哈哈哈哈哈》以哈萨克族黑走马舞、鹰舞、熊舞等非遗舞蹈为依托,通过集体表演展现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老有意思旅行社》聚焦银发群体,通过安排嘉宾体验蟳埔女簪花、开元寺打卡等活动,生动展现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节目不再满足于“点到为止”的文化展示,而是通过沉浸体验、互动表演、情节叙事的三重维度,让民族技艺与情感认同在娱乐语境中打动观众。从东巴文字的古老智慧,到胶州秧歌的步伐;从木偶戏中人与偶的默契配合,到客家围屋中家与族的凝聚方式,传统文化在一次次生动展现中,与观众形成了新的认知与价值共鸣。 “通过人物和故事与当地文化、生活方式产生联结,可以满足观众对未知目的地的向往和探索欲。”业内人士表示。综艺以镜头为媒,触摸文化的温度,使那些散落于各地、沉淀于岁月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技艺,在影像表达中焕发新的活力,也让更多人在茶余饭后,透过一档综艺,走近一段文化,爱上一座城市。 “综艺+文旅”深度融合 如今,越来越多综艺节目走进地方,不局限于展示自然风光与特色美食,而是深挖地域文化内涵。这类节目早已突破单纯娱乐属性,成为推动地方文旅发展、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一股力量。它们不仅能让一座城市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还赋予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人们对城市的向往与想象。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冷凇所说:“这些节目以地区为载体展现不同的生活方式,拓展了观众对城市的美好想象,为地方的文旅产业打开了一扇令人感兴趣的窗。”从《非遗里的中国》带动福建莆田游客增长超四倍,到《种地吧》引发杭州西湖区三墩镇探索“农业+文化+旅游”的新项目,越来越多城市借助综艺传播优势,成功进入大众视野,还挖掘出契合自身特色的差异化文旅发展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典林认为:“相比其他类型综艺节目高强度的竞技环节和人物冲突,文旅类综艺节目擅长通过对自然景观、特色文化、风土人情的发掘,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云游体验和更深层的情感满足。”综艺节目赋能文旅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是因为它们借助节目形式触达观众感官,再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与真实的文化情境激发观众的情感共振,最终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文旅消费行为,形成了“情感共鸣—消费行动”的有效传播链条。 未来,综艺与文旅的协同不仅将成为节目创新的重要方向,也将在区域品牌打造、城市形象传播、非遗活化利用等多个层面释放更大价值。从“跟着综艺去旅行”,到“因为综艺爱上一座城”,综艺正不断拉近观众与地方的情感距离。越来越多地方借助综艺节目,实现了文化传播、形象认知与情感共鸣的多重突破。(吴伟琦) |
原标题:【综艺种草 文旅生花——荧屏热助推地方文旅(2)】 内容摘要:《快乐的大人》将广东顺德鱼灯的制作过程融入节目情节中,既展示了传统工艺的仪式感,又借助嘉宾互动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哈哈哈哈哈》以哈萨克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xingwen/1577.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Copyright ©copy; 2020-2025 剧透宝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鄂ICP备2022012449号-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