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说:“这是一部惊险的故事片,从头到尾非常紧张,我发现表现游击队员们的那种英雄主义的篇章非常多,但是表现游击队员们的精神生活,歌颂他们乐观主义的篇幅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向赵明导演就提出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增加一首歌曲。赵导很同意,当时在摄制组都有一种积极创作的氛围,所以大家都议论开了,这个歌究竟怎么写,有的说要写一首进行曲,有的说要写一首抒情曲。” 虽然众口不一,吕其明却也从中获得诸多启发。当他回想起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亲身经历,他决定用山东民歌为这首电影插曲定调。 “我看到过很多游击队员,他们都是普通农民,扎着子弹袋,头上扎个毛巾,拿个套筒枪或者大刀,配合主力作战。在这样一些人的口中,绝对唱不出那种洋腔洋调的东西,所以我用山东民间的音乐素材来写,同时我又把歌颂游击队员们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两者结合起来。所以这个歌开始的时候很抒情,中间部分又是铿锵有力的风格。当时唱给导演和摄制组听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满意。这个歌我写的时候非常顺畅,很快就写出来了。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电影里面演唱的歌曲,没有经过任何的修改。” 这首柔情与豪情兼具的战斗歌曲,因朗朗上口、易学易唱,人们一经唱起,便能联想到电影里一幕幕动人画面,忆起铁道游击队闯火车炸桥梁的光荣岁月。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院教授钟大丰提到,《铁道游击队》表现了人民对于这场斗争的一种回顾,是人们在这场战争中胜利的信心。这首歌给了这种影片更强的抒情色彩,在微山湖上弹着小琵琶唱歌的时候,画面的宁静舒缓优美和斗争的艰苦残酷,形成强烈的对照。在这种幽静的背后,是在说我们这场战争的正义。 数十载岁月里,《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因其生动而深情的叙事,以及“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等展现铁道游击队员英姿的影像魅力,又被后来人借银幕之光,多次改编重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亦不断被重新演绎,那充满生命力的旋律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始终与那段振奋人心的抗战岁月同在。 吕其明说:“没有想到这首歌一直到今天还在传唱,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启迪,,越是扎根民族土壤的作品,越有艺术的生命力。所以必须要深入生活,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才能够有灵感,写出老百姓喜欢的作品。” 电影用影像凝固了烽火岁月,而音乐用旋律永恒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当歌声再度响起,那份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决心,从未褪色。即日起至9月10日,每晚22:00 锁定CCTV-6《中国电影报道》,留存永恒记忆,镌刻伟大胜利! |
原标题:【《铁道游击队》的这首插曲 为什么能传唱不衰?(2)】 内容摘要:吕其明说:这是一部惊险的故事片,从头到尾非常紧张,我发现表现游击队员们的那种英雄主义的篇章非常多,但是表现游击队员们的精神生活,歌颂他们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34240.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