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钟大丰:这个歌反映了抗日战争时代中国人心态的另外一个方面,既有赴死的决心,又有向生的决心。它是一种战斗,它这种战斗的目的是为了生存,是为了这个民族的生存,所以才会有乐观主义精神。 与此同时,这首早已在战士们之间口耳相传的《游击队歌》,也获得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认可。 贺元元:当时是我父亲指挥,很多将领都在台下听,听完了以后朱德总司令说这个歌写得好,战士就是需要的这样子的歌。 贺元元:周总理在接待越南一个军事代表团的时候,一定要我们的接待人员唱《游击队歌》。周总理说,《游击队歌》这个歌写得好,很多的文艺青年听过,听了《游击队歌》以后就参加了革命队伍。 贺元元:1943年,我父亲到延安,在一次晚会上,见到了毛主席。他就说你的游击队歌写得好,你为人民做了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此外,贺绿汀在抗日战争期间,还创作了《全面抗战》《上战场》《弟兄们拉起手来》《保家乡》《中华儿女》《胜利进行曲》《还我河山》等充满战斗热情的歌曲,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贺元元:经常有人会对我说,我是唱着你父亲的歌长大的,我是唱着你父亲的歌走上革命队伍。他们来看我父亲的时候,他们就唱歌给我父亲听,他说这歌是你写的,我父亲自己都忘记掉了。因为他那个时候生肺病,毛主席关心他,让他坐担架撤离延安,他一路走一路就写歌,写歌以后教会战士们唱。因为在行军道路上,歌谱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经常是这样。所以有些歌是他自己写的,人家唱给他,人家记住了,他倒自己忘记掉了。 正如贺绿汀在《游击队歌》中写道的:“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有力地配合并支撑了正面战场,从战略相持阶段起,抗击了超过60%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至抗战胜利时,敌后游击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解放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一亿多人口。人民军队也从最初的3万余人发展壮大至近130万人。 敌后游击战,激励、鼓舞着中国人民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创造出无数奇迹,最终将日本侵略者彻底埋葬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而这首旋律,在八十八年后的今天听来,也仍旧朗朗上口,深入人心。那密林里神枪手们的智慧与勇敢,后人不会忘记。 贺元元:1999年我父亲去世以后,我随单位到成都去演出,当时朋友请我在饭店吃饭。吃饭的时候,隔壁桌不认识的人,他们知道我是贺绿汀的女儿,结果他们整个一桌马上就唱了《游击队歌》,我一听感动得不行,马上就跑到他们桌前,我说谢谢你们还记得我父亲。 |
原标题:【回望英勇游击战岁月 贺绿汀《游击队歌》创作思路(2)】 内容摘要: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钟大丰:这个歌反映了抗日战争时代中国人心态的另外一个方面,既有赴死的决心,又有向生的决心。它是一种战斗,它这种战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33832.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