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宝讯 当历史的硝烟掠过八十载春秋,我们始终记得,这片土地上,曾书写着无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保家卫国的英雄传奇! 十四年抗战,,中华大地上没有旁观者: 女同胞挽起衣袖扛起枪,在血色战场上绽放出“红色娘子军”的英勇之花;孩子们登高放哨、传送信件,以稚嫩身躯承载坚定的信念。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各民族、各阶层纷纷挺身而出,书写以少胜多的英雄奇迹。港澳台同胞亦以各种形式支援抗日,共同筑起一道民族救亡的长城。 少年无畏:烽火中成长的“小英雄” “孩子们,站起来,在这抗战的大时代,创造出我们的新世界!”这是上海孩子剧团团歌中的歌词。五年间,这群来自难民收容所的孩子们辗转两万里,冒着炮火宣传抗日。 在晋察冀边区,无数孩子坚守“五不誓言”,拒不合作、誓不低头。小英雄温三郁甚至被日军砍掉两根手指,也未曾屈服。 而在光影长河中,有太多像温三郁这样的抗日小英雄。这些银幕上的小英雄,是万千抗日儿童的缩影,绘就万众一心图景里最纯净的亮色。 电影《鸡毛信》中,少年海娃将情报藏于羊尾之下,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军周旋,最终成功送达;《小兵张嘎》中,嘎子光脚执木枪,没有钢枪却信念如钢,没有铠甲却心怀赤诚,他以最本真的方式跃入几代人的记忆。 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左衡说,即使在今天回看《小兵张嘎》,仍会为其艺术表现感到惊喜。他强调,这部电影通过小嘎子的主观视角,引领观众进入隐蔽而真实的敌后战场。那些流畅的长镜头,完全依靠人工与半手工业式的制作方式完成,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艺术突破。 左衡特别谈到,这部电影最打动他的,是对“小英雄”的真实塑造。嘎子并非完美——他甚至有些“坏毛病”,曾因堵老乡烟囱而引发争议。但正因如此,这个形象才格外可信、可爱。 “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也许难以全然理解董存瑞那样的成年英雄,却很容易对嘎子产生共鸣。”左衡说:“《小兵张嘎》表面讲述一个孩子的成长,内里却是一个民族在战火中迅速成熟的深刻寓言。” 八方支援:各族儿女共筑钢铁防线 十四年抗战历程中,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在华夏大地并肩作战、驰骋杀敌,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勇的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从1937年至1944年,他率领回民支队历经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用热血书写了回族人民英勇抗日的传奇。 |
原标题:【今日影评·铭记 | 金泽讲述烽火岁月中的民族魂】 内容摘要:剧透宝讯 当历史的硝烟掠过八十载春秋,我们始终记得,这片土地上,曾书写着无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保家卫国的英雄传奇! 十四年抗战,中华大地上没有旁观者: 女同胞挽起衣袖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33330.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